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伊斯坦布尔和会-《龙起南洋》


    第(3/3)页

    当中华帝国妥协之后,这一次的谈判在伊斯坦布尔举行,就没有了疑问了。普鲁士王国、比利时王国和西班牙王国,都纷纷赞同。至于那些战败国,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提出自己的意见。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速度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大喜,认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地位,算是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了,这也使得他的自信心进一步的膨胀了。

    同样的,普鲁士王国也十分的兴奋。一个野心膨胀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中华帝国来说,绝对会构成威胁的。而这,无疑就给了普鲁士王国发展的机会了。

    这一次的谈判,亚欧军事同盟的战胜国和北大西洋军事同盟的战败国都将派遣代表参加,另外还有不少的中立国也将派遣代表前去,意图在新的世界体系当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使得这一次的谈判,云集了全世界的政府首脑和外交官,也因此被称之为伊斯坦布尔和会。

    伊斯坦布尔是一座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原因之一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亚洲大陆最西端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有一条至关重要的“黄金水道”,它把亚洲和欧洲大陆分割开来,其中间部分是马尔马拉海,南端叫达达尼尔海峡,北端叫博斯普鲁斯(伊斯坦布尔)海峡,总称黑海海峡。此“黄金水道”是黑海通向外界的咽喉要地,伊斯坦布尔就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南端。从这里出发向北从海上直达黑海沿岸各国;向南接着地中海,从海上可通欧、亚、非三个大陆;站在伊斯坦布尔的高处向西望去,欧洲大陆近在咫尺;向东虽有帕米尔高原阻隔,但2000年间丝绸之路上商贾不断往来。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成为洲际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的古国名都伊斯坦布尔建于公元前668年,旧址是古希腊的城邦国——拜占廷,后来经过战争和重建,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于公元330年改名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取得该城以后,才开始叫伊斯坦布尔,从那时起一直是土耳其帝国的首都。

    伊斯坦布尔和会的召开,使得这座历史名城再一次的焕发出了光彩。经过亚欧军事同盟的各国的协商,伊斯坦布尔和会将在1855年11月6日正式召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PS:第一更到,求订阅,求月票!感谢书友老王阿瑟的厚赏和月票!感谢书友遮天石头的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