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现在和苟爱民情同兄弟,唯余天马首是瞻。 提起升官的事儿,苟爱民也端起酒杯,连饮三杯,擦了擦眼角说道,“兄弟,咱俩当初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知道你能行!你知道吗,我其实对不住你!那天我他妈的...我他妈的...我竟然犹豫了!这件事是我这辈子最对不起你的地方,可我没想到你还能不计前嫌这么对我...我...哎呀...兄弟呀...我再喝三杯,啥也不说了,以后刀山火海,老苟我在所不辞...” 苟爱民已经将近五十岁,说出如此感性的话来实属不易。 余天好言安慰,他了解人性的阴暗,所以更珍惜人性中十分难以见到的闪光点。 其实苟爱民没错。 利己不为私,他当初确实很难做出选择。 这是现实社会。 相信每个人如苟爱民一样做出选择时,都会在利益和情感中难以抉择。尤其是他最后不顾一切选择将材料全部送到工厂,这已经说明他的心是站在余天这边的。 这就够了。 千言万语,化作绵柔的茅台酒,一饮而尽,兄弟情感就在酒里面。 其他人也说了许多。 直至他们都激动的说完之后,村长王大发才做了最后总结。 “我都听全了...” 他喝了杯酒,吧嗒吧嗒滋味,又点了根烟,“关于余天的转变,我想我应该是除婉柔以外最有发言权的人。这么多年来,我是眼看着余天从一个黑小子长大成人慢慢变成常在街头打架斗殴常去赌场的混子赌徒。那时候我着急啊,我总想着这小子啥时候能改变呢,兴许这辈子是废了!可哪知道,就在那一天,就在孙老二孙老三过来找他继续赌博那一天开始,我记得清楚,8月2号...他就变了,彻底变了,浪子回头了...” 老村长说着说着,潸然泪下。 说起余天改变以后的事儿,他是说也说不完。 人们都动了感情,喝的很多。 直至半夜,酒席宴方才结束,所有人都醉得一塌糊涂,各自回家。 一切如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