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抓管理,我打下手。 这不就是和罗永祥他们说的差不多吗? 只是余天的态度好了很多,他张思通还真没法立刻发火。 且他这次来也是有目的的,不止是看电机。 正要说话。 哪知道余天不给他机会。 一把抓住手腕,领着他就往车间走。 咔嚓。 咔嚓。 工厂的流水线不停,风扇外壳和电机一部部地掠过,正在抓紧组装。 另一边。 传闻中的天价热水壶也在积极生产。 整个工厂一片繁华,欣欣向荣。 “大哥,你看看咱这苏联来的电机够不够好?未来我要做的,还要比这个更牛逼,成本也更低,技术上还有新突破呢!” 余天拿起一个,递了过去。 张思通是专家。 干多少年的电机行业了。 通上电。 简单测试一番。 便立刻发出惊呼,道,“老毛子的东西真不错,苏联的产业就是比咱们好!兄弟,你说实话,你这电机到底多少钱弄过来的?” “19!” 余天毫不隐瞒。 但他更清楚。 无论说的是低价还是高价,张思通都不会相信。 果不其然。 张思通摇摇头,摸着下巴上唏嘘的胡茬儿,道,“19...这个价格,呵呵...” “不重要,不重要!” 余天一把拿回电机,说道,“哥,等以后我的新技术研究出来,咱们本地的成本价至少能降到30块,保准吊打国内所以电机厂!” 研制技术没啥大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铜线。 苏联的原材料便宜,但我国大量缺铜,30块钱的成本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再加上余天也不可能总买得到苏联的电机。 所以自主研发生产也是势在必行的。 “30...” 张思通眼睛瞪得多大,“要真是这样的话,那绝对的吊打!不过你真能实现吗,你...你有这技术?” 技术当然有。 虽然记不住太多,但不是还有科技三虎呢吗? 再者说。 技术这东西就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提醒。 古往今来。 多少数学大家,不都是研究数年乃至数十年,方才能验证出一个短短的公式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