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且必须坚持住。 要降也是一点一点的降,最后慢慢降到70才行。 国人有个特点。 鲁迅先生说过一个段子,他说: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 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需要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 但如果你说要拆掉屋顶,他们就愿意开窗了。 果不其然。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电机的价格正好调整到70。 尽管罗永祥三人不太高兴。 但柳传华本意就是用他们当炮灰的。 大力鼓励。 画个大饼。 只说今年他的电视机厂如果赚了大钱,绝对会帮着大家把这份亏损想办法找补回来。 “我们是一伙的。”柳传华如是说。 “到时候一定给我们找补。”罗永祥三人也如是说。 各怀鬼胎。 送走罗永祥三人后,柳传华单独留下了张思通。 待房间里彻底没人之后,他方才拍拍手,看向自己办公室里面套间儿小门。 张思通略有迟疑。 还以为柳传华发现了他和余天签订合同的事儿。 不会是从小门里冲出一群人狠揍自己吧? 哪知道。 走出来的人却是郭淮。 这家伙带着一脸坏笑,冲着张思通扬了扬眉毛,大大咧咧坐下后,对柳传华说道,“老柳大哥,就咱们哥仨了,说说你的打算吧。” 柳传华更阴险。 如今三大电扇厂和余天火拼,这在他看来,绝对是个两败俱伤的事儿。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要是不趁机沾点儿便宜的话,还真不是他柳传华的作风。 所以他有意撺掇郭淮和张思通合作,由他注资,合伙开一个新的风扇厂。 余天发展的根源不就在这儿吗,何不从源头上打败他? “咋样?” 说明情况后,柳传华问张思通。 郭淮肯定是能同意,就看老张怎么想。 “行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