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番话语惹得在场科研人员们大笑不止。 不是嘲笑。 而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欣喜的笑。 要真能这样的话可太好了,通信该会多么方便? 有些机灵的人甚至问出了世纪性的问题,“能不能达到两人虽距离千里却也能在机器上即时见面的功能?” 一席话说得在场科研人员更是无比期待。 要知道。 80年代的通信实在太不发达。 有线座机是有,但光是安装费就要好几千,而且还得排队等着,不一定哪天装上。 要是碰到家里没人或者外出,想联系人也联系不上,遇到急事儿的话,真能急死个人。 “老板。” 徐先华同样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郑重问道,“也就是说,除了研究bb机以外,我们未来还要搞掌上通信机器的开发是吗?这可太好了,我现在无比期待未来,只是手掌通信设备应该叫什么呢,不会叫手机吧?” 说鸡不说吧,健康你我他。 余天点头,“或许可以叫手机,叫掌机也行,甚至我们可以管他叫飞机,这都是后话。人都到齐了是吧,现在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知道的关于bb机的原理以及通信技术的原理...” 唰。 余天站起身,在新科会议室特有的大黑板上写了起来。 洋洋洒洒。 与上次一样。 他记忆中的信息,年代感还是有些模糊。总而言之,有的没的,凡是能用到的,他全都写出来进行讲解。 ......... 而此时。 另一边。 远在京城的李婉柔正站在华清大学的校园门口,身边还站着高思雅和刘彤。 她这次没跟随余天去深城。 还不到时机。 而且她之前还答应过老师要参加英语竞赛。 小目标必须完成。 高思雅感慨颇深,对李婉柔说道,“婉柔姐,咱们这不止是给自己争荣誉,更是给华清争荣誉啊...” 刘彤看向门口来往的人群,紧张道,“婉柔姐,你快看,这次的敌人真的不弱,京大的人来了,那边还有人大的同学们,再加上师大、经贸和北大,这么多人,肯定不少于三百个吧?” 李婉柔的初试早就过了。 学校根据高考成绩以及其他方面综合,给了特殊照顾,免试。 只是要想在这三四百人之中脱颖而出,尤其是还有外国语学院的专业选手,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刘彤显得很期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