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次的离间,真有可能起不到任何作用。 但别忘了,古语有云: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 上司的疑心如果越来越重,下属的恐惧就会越来越多。 一旦两人的心意不一致,祸事将必然会产生。 一次离间不足? 那就三次,五次,十次。 最好的竞争方式就是在根本上解决对手。 日方不是好几个集团拧成了一股绳吗? 那就一根一根地拆开,剪断。 如釜底抽薪一样,将这些燃烧在一起的木条一根根地浇灭,熄灭他们的邪恶火焰。 当然。 除了釜底抽薪以外,三十六计中还包含着无中生有。 所谓众口铄金。 凭空捏造的流言如果大范围地散开,其威力将会是无穷无尽的。 就比如之前根本二郎消失之谜。 日方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根本二郎究竟去了哪里。 但别忘了。 根本二郎是三洋的人。 我孙子泽园也是三洋的人。 在根本二郎消失以后,我孙子泽园不但取代了他的位置,更是获得了更大的权利,尤其是在华夏的商业主导权。 所以,假如说。 一旦国际上忽然开始大面积地宣传我孙子泽园是为了夺权从而联合华夏企业家共同谋害了根本二郎,那又将会是一幅怎么样的场面呢? 别的不提。 最起码的,日国的其他企业肯定会有所怀疑,大肆调查,甚至忌惮。 因为我孙子泽园若是通过自己的手段坑害根本二郎倒是无所谓,这是正常的夺权。 但他们一定会害怕我孙子泽园与华夏的余老板隐秘地联系在一起,这对他们的企业联合乃至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毕竟我孙子泽园也是掌握着很多日国的商业机密。 所以。 这是个以后可用到的杀手锏。 而且。 想要让日国企业真正怀疑我孙子泽园并且达到让他们分崩离析互相怀疑的情况,必须要在此事发生之前多做铺垫,弄出一些可用的旁证佐证,到时让我孙子泽园或者其他日国人,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想让华夏人互相残杀? 余天觉得,还是让日国人自己狗咬狗更好一些。 他很快到了派出所。 早在门口等候的,还有日国方面的人。 小田光夫被抓进去已经两小时了。 目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