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往事都在西风里-《皇途》


    第(1/3)页

    宰相柳献周闻言,面色如常,开口道:“明日先政事堂议事后容我再想想。”

    刘正德点了点头,旋即伸手端起身侧的茶盏,对着冒着热气的热茶,刘正德先轻轻的吹了一口气,旋即微抿了一口。

    柳献周问道:“断剑城那边如何了?”

    “刚刚从北齐回来的苏城述职后已经去了。”

    对于被陆倾川摆了一道这件事,刘正德十分的气愤,但是柳献周一问到断剑城那一边,刘正德的面色便好了许多,“本来就十分顺利,这小子一去,大事可期矣。”

    “姑苏苏氏倒是培养出了一个不错的年轻人。”

    众所周知,大唐宰相柳献周极少对一个年轻人有赞誉之词,除了曾公开称赞那位西南王陆倾川以外,便是大唐的太子殿下,也并未得到过宰相柳献周的赞誉,唯中肯而已。

    若是今日宰相柳献周与御史大夫刘正德的一番谈话给传了出去,这个叫苏城的年轻人,立刻便会在这权宦富绅满地跑的天策城名声大噪。

    但其实就算撇开了柳献周的赞誉,这个名唤苏城的年轻人,本来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

    作为姑苏苏氏的子弟,苏城的成长史可谓是跌宕起伏。

    苏城并非出自姑苏苏氏的本家嫡系,反而是出自一个没落了的支系。在苏城六岁的时候,苏城的父母无意间救了原本是秘密出行办事的苏家老太爷,对于这个没落了的苏家支系而言,这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祸兮福所倚,天上从不会无缘无故的掉下馅儿饼。

    苏城的父母很快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用他们的鲜血,为自己的儿子铺了一条通往本家的路。

    苏家除了几个核心人物知道后来苏家老太爷亲自接回来的孩子的身份外,所有人都在猜测。

    经历了灭门之祸,苏城的心智好似在一夜之间而转变,开始的时候,无人喜欢这个孤傲的小子,但无奈苏家老太爷待这小子比亲孙子还亲,所以苏氏子弟也就捏着鼻子忍了。

    后来的时候,这个基本上终日泡在藏书楼的小子,竟然在十二岁的时候便能与江南的著名僧儒坐而论道,一下子便誉满江南,苏家老小瞬间便炸了锅,将苏城真正的当做了本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对待。

    此后十年间,苏城先是由童生考秀才,之后奉了老太爷之命,随了彼时便是御史大夫的刘正德一道去了天策城,失去了踪迹,杳无音讯。

    便是再前两年,苏家也偶有来人拜访刘府,想打探打探这位苏家娇子的近况,但要么便是见不到刘正德,要么便是被刘正德三言两语的送了客。

    倒是这两年,基本也没人会来触霉头了,一来是没人愿意去自讨没趣,而来也和苏家老太爷的刻意压制有关。

    整个苏家,除了苏家老太爷以外,无人知晓苏城早在三年前便去了北齐。

    在不久前他会京述职之后,刘正德将那块仅有两枚的黑铁令给了他一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