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艺苑坊(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没过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伯牙感情真切的演奏兴奋不已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可以回家去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同时也是颇有建树的音乐家和琴师。
    孔子热爱并精通传统音乐,用音乐作为教育课程六艺之一。
    孔子曾从师襄学琴,又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还能鼓瑟、吹笙、击磬,喜唱歌。
    孔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尔后和之。
    孔子推崇夏、商、周的古乐,35岁时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称赞《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子59岁时在卫国击磬遣怀,在此期间他曾向师襄学琴弹《文王操》;学习刻苦,多方面探索音乐的各种表现。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鉴于周室礼乐废、《诗》、《书》缺,便从事正乐。
    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正乐,雅、颂各得其所。并加以整理后使《诗》三百五篇都能和乐弦歌。
    孔子一生酷爱唱歌,除了有丧事;随时都唱歌;听人唱得好的就跟着学。
    离开鲁国前,孔子还即兴编唱过对女乐表示不满的歌;在周游列国途中,他被困在陈、蔡之间,在断粮的情形下,依然不断弹琴唱歌。
    直到去世前七天,他还唱了一首哀悼自己的歌。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聚徒三千传授六艺,尤其重视《乐》教和《诗》教,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还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十分强调音乐的修养作用。
    孔子突出音乐的政治教育作用,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强调礼、乐的等级性,不能容忍僭越混淆施礼用乐的等级。
    为此孔子提倡雅乐、古乐,推崇三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乐,反对流行的郑声和新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