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武英殿(5)-《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姜尚的808年一说是指周朝江山存续的时间,后来西周、东周两朝果然沿袭了808年;这不知是谶语成真还是历史的必然。

    不管怎么讲,刘敏对周文王的治国方略是颇为赞赏的;尤其是他以身作则的德治意识更是刘敏动容。

    孔子一生都在提倡“克己复礼”,目的就是要恢复周朝的宗法礼制;西周是奴隶社会,宗法礼制的基础只能局限于庶民以上的阶层;这就有了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这里的人民也只是庶民以上的阶层,奴隶并没有包含进去;尽管如此,也已经是很优渥的事情了。

    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国家政治以民为本才是正确的,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

    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

    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至于所谓君,那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主,也有力量把君主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主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

    孔子被后世推崇为圣人,他一生都主张恢复周朝的礼仪道德;那是因为周朝的社会风范有可取之处。

    画地为牢的故事就出在西周,说的是樵夫武吉上西岐城卖柴,在南门口正赶上文王的车驾路过。

    由于市井道窄,武吉将柴担换肩时塌了一头;扁担正好打在守门军士王相耳门上,这王相也是消薄;被武吉的扁担磕了一下当即死亡,人们拿住武吉去见文王。

    文王说:“武吉打死王相理当抵命!”命手下在南门地上画个圈做牢房,竖了根木头做狱吏;将武吉关了起来。

    三天后,大夫散宜生路过南门见武吉悲声痛哭,问他:“杀人偿命,理所当然;你为什么要哭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