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篡位(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宋太宗封皇弟永兴节度使兼侍中赵廷美为齐王,担任开封府尹兼中书令;造成一个他百年后由赵廷美继承皇位“兄终弟及”的态势。
同时宋太宗封太祖的儿子赵得昭为武功君王,赵德芳为兴元尹。
命令太祖的儿子和齐王赵廷美的儿子都称为皇子,女儿都称为皇女。
太平兴国元年,即宋太宗登基两个月,赵光义诏令增加科举考试的名额。
宋太祖时每次科举录取人数不超过百名,宋太宗将亲试进士增为109人,诸科207人,全部赐予进士及第;又将州县推荐到京城参加考试15次以上而不中者184人全部赐给进士出身,总共录取500人。
500人都从优授官,士人皆大欢喜,盛赞宋太宗就是唐朝的李世民;宋太宗的皇威和身价比太祖爷提高了一倍,掩饰了他夺嫡篡位的劣迹。
赵光义即位后,还委派心腹到各地查访官吏的行为直接秘密上报给他,对那些不守法的官吏当即处死;不问口供。
这一举措更是凑效,很快稳定了全国的形势。
赵光义登基后任命卢多逊为宰相,太祖朝的薛居正、沈伦留用与其同班。
如果从位次和资历上排列,卢多逊只能在第三位;但卢多逊浑身充满嚣张的基因,总想压住薛居正和沈伦。
因此便在宋太宗跟前谗赵普,说赵普当年劝说宋太祖立子为嗣而不能立弟为嗣;宋太宗本来对赵普就看法多多,卢多逊这么一谗言;便让赵普做了一个随朝班见驾的散闲官员。
然而赵普不是一般人而是三般谋士,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时他是第一功臣;北宋建立后的规章制度几乎全都出自他的手。
还有一点尤为拿手,那就是赵普知道赵光义登基名不正言不顺而是篡夺;可他不讲出去;而是关键时刻才打算使出这个杀手锏。
赵光义心胸狭小,气量不足赵普早就知道;因此才给他送去一个精美的手炉投石探路。
卢多逊被赵光义重用后谗言赵普,赵普早有思想准备;于是他抛出“金匮书盟”亮出底牌,警告赵光义做事不能太绝。
金匮书盟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但经赵普如此一操作;赵光义的即位便就合法化。
赵光义只好向赵普低头,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谋士真是不可小觑。
卢多逊跟赵普斗,只能是拿鸡蛋碰石头,把脑袋撞在南墙上头破血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