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就餐(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折御忠将马拴在门前的拴马桩上回头来看,见刘敏和火爷爷站在那里等候自己;便就笑了一声:“敏姑娘和火爷爷真够意思的!走,我们进去!”

    折御忠说着先进到醉仙楼里面去,刘敏跟在他后面走进去;才知这是一座很上档次的餐馆。

    刘敏在后世做医学博士时就知道北宋是吃货的社会,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东京的吃货市场昼夜不关门,当时的辽国皇上听说东京的吃货市场后也想做个宋人一饱;后世的那些大鼻子汉学家都想穿越到宋朝的汴梁去感受一下领先世界潮流的富裕生活。

    北宋时的东京汴梁,汇集着世界上当时最精美的吃货;有钱的达官贵人通宵达旦地消遣,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刘敏没有想到北宋朝的茂州石泉县禹里镇,一个标识为醉仙楼的餐馆也是如此的上档次。

    刘敏说的上档次标准指的是餐馆的地面是实木铺筑的,餐桌是四方四正烤漆桌子;桌面、桌腿上绘有描龙画凤的图案,墙壁上贴的是瓷砖;俨然二十一世纪的高档餐厅。

    实木地面、烤漆餐桌、瓷砖地面让刘敏吃惊得差点掉下巴。

    刘敏在后世的印象中,他的家乡乃至他生活的那座城市;二十一世纪头上才形成实木筑地板,餐桌用烤漆,墙壁贴瓷砖的风气;说白了那时候华夏民族才真正地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不饿肚子了。

    然而北宋初年的边远地区茂州石泉县禹里镇,开饭店的商户已经用实木铺地,瓷砖贴墙,描龙绘凤的烤漆餐桌吃饭。

    从这个层面讲,赵匡胤建立的北宋王朝还真不赖;羌族同胞跟汉族百姓一样同步发展。

    刘敏后世时来禹里镇救过灾,遗憾的是他赶到这里时地震波早就将四野夷为平地;没有看见过羌族同胞的居室和生活用品,现在看见了也算补了一课。

    这也就反映了一个问题,北宋到民国将近一千年的历史;华夏民族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术不但没有发展而是原地踏步,甚至严重地倒退了几百年。

    这不是危言耸听,稍微懂点历史的人似乎都知道;蒙古、女真、满清几个落后的蛮夷用强弓硬弩征服中原王朝后,社会是全方位地倒退了。

    因此才有了“崖山之后无华夏”的国殇哀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