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就餐(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蜀汉政权原来就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这支武陵蛮是从河南南迁到西南边境的,和西南夷不是一个体系的雇佣军。
武陵蛮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七擒孟获只是一个象征;诸葛亮早就认识到南中蛮夷的英勇善战,随着南中战争的结束蜀地恢复了和平;剽悍的武陵蛮战士陷于失业状况,如果把这么强大的武陵蛮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诸葛亮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征召蛮夷战士加入蜀国正规军,而经费问题则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
《华阳国志》记载:亮以夷多刚狠,不宾大姓豪强,乃勒令出金帛,聘策恶夷为家部曲,得多者栾世袭官。于是夷人贪货物,以兼服属于汉,成夷汉部曲,从而在当地建立带有以夷制夷性质的地方军队。
当地豪强得到社会地位,遂安于蜀汉统治,出金暮兵,使各族得到实惠,缓和了民族矛盾。
同时,这些当地失业军人变成朝廷的正规军后自然是向心力的核心;他们熟悉民俗,较少激发矛盾;跟蜀汉朝廷相得益彰。
后来张嶷,马忠等弹压叛乱;无当飞军以及夷汉部曲都是主力。
无当飞军身披铁甲,能翻山越岭,善于使用弓弩和毒箭,尤其精于防守作战。
为了给这些剽悍的战士以良好的管理,蜀汉朝廷委任治军严谨的魏国降将王平为该军团第一任统帅官。
王平,字子均,识字不满十,与士卒同甘共苦,而生性谨严,训练苛刻,很少说话。
无当飞军不愧于南中勇士威名,英勇善战,在蜀汉的历次战争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
一出祁山,配属马谡部战张郃于街亭——本来大概也因为马谡熟悉南中情况,希望他能够充分发挥这支军队的特点。
但马谡失误而全军溃败,断后的正是王平率领的无当飞军;无当飞军一面死战,一面击鼓迷惑敌军,成功的掩护其他各部撤离战场,自己也全身而退,算是小试锋芒。
无当飞军由于熟悉山地作战的特点,常被用于讨伐叛乱蛮夷。
诸葛亮掌握蜀汉政权后,在武陵蛮的基础上又扩充进来青羌番人;不惜血本将他们迁徙至蜀郡整编为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