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追踪(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灭亡明朝的李自成就是李继迁的后裔,李自成尊称李继迁为太祖;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打了个稀巴烂,只可惜他没有做皇帝的贼运给满清人煮了一锅饺子。
刘敏天南地北地寻思着党项人的骁勇和叛逆,折御忠一旁说了话:“我们党项折家隋末唐初就居住于松潘、茂州一带,唐朝贞观年以后吐蕃势力强大,党项一族被迫北迁至秦、晋一带;其中势力最强的两支便是拓跋氏(即李氏)和折氏,拓跋氏就是李继迁的先祖,我们本是同一个族群,最后却成为死敌!”
刘敏听折御忠讲得认真,“哦”了一声蹙蹙眉头道:“少将军这是抖落折氏的家底啊!小女子愿听端详!”
折御忠神情亢奋地讲述了折氏一门定居府州后,一直是中原王朝边关屏障的事情。
折御忠的先祖折从阮后周时便是显贵,原因在于折氏家族领有府州是一支站在后周立场反契丹、北汉的武装力量。
公元951年郭威建后周王朝,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政权投靠契丹与后周为敌。
折氏则归附于后周,北汉待折氏不薄为何折氏不愿与北汉友善?这是因为折氏与契丹为世仇。
北汉臣属契丹与折氏立场完全相反,更兼折从阮身在后周境内为官;不能不作这样的选择。
这样选择使折氏立即面临严峻的形势,府州与契丹、北汉交界易受夹攻;而距后周中心甚远难以得到增援,它必须依靠自己的实力生存。
折氏在这严酷的考验中培育出两名大将折德扆与折御卿。
折德扆、折御卿为中原王朝拼力搏杀抵御契丹,地位不断上升;引起势力更大的党项首领李彝兴的不满。
李彝兴此时任定难军节度使,领有夏、银、绥等州;控制着府州通往中原的道路。
后周太祖郭威显德二年正月,李彝兴下令不许折氏使者通过关隘前往中原。
这等于逼折氏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折、李矛盾该如何处理?后周宰相认为夏州是边防重镇府州偏小,不妨舍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