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窑庄(7)-《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宝鸡的陈仓古道诸葛亮走过一次,眉县的斜峪古道也走过一次;其它五次全在阶州的祁山。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了稳定江山首先去南征孟获,然后就是北伐中原去攻打曹魏。

    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然后到达天水,其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争夺长安;进而占据富饶的关中地区,再进军中原。

    诸葛亮七出中原五次选择祁山似乎有三个原因:一是从蜀兵屯兵的汉中去阶州出祁山道路平坦,易攻易守便于粮草运行是为上策。二是祁山不远处就是天水、陈仓,这两地物产丰富,做战略基地绝对没有问题。三是倘若出征失败可以依靠秦岭这道天然屏障抵抗魏军。

    后来诸葛亮遴选关中平原上的五丈原作为大本营,以渭河为界跟司马懿隔河相望是兵出祁山的延续。

    诸葛亮七出中原五次选在祁山,一次在陈仓道,一次在褒斜道;而没有选择子午道;是因为子午道道路非常艰险,尽管子午道距离长安的路程较近;但运粮草不便,一旦粮道出现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全军溃败。

    溃败的军队失去战略的后方,只能返回汉中;蜀国国力相对而言比较贫弱,诸葛亮北伐当然需要稳中取胜最为妥当,道路平坦的祁山;从祁山直入第一站就是天水,第二站便是陈仓,第三站自然是长安。

    诸葛亮如果能在长安站稳脚跟,那么发兵直捣曹魏京都洛阳便就势如破竹。

    然而让人惋惜的是诸葛亮54岁便在五丈原撒手人寰,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篇: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