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汴京(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大相国寺是北宋汴梁城的商业中心,而汴梁这座城池是在后周都城的基础上加以展筑;外城由原来的周长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增至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面积27.37平方公里。

    汴京的外城墙上有12座城门:南三门,北四门,西三门,东二门。

    南墙正中为南薰门,与里城正南门朱雀门,宫城正南门宣德门构成全城的中轴线,称为御街。

    御街宽约二百步,折合280米(一步为1.4米)两边为御廊;中心安朱漆杈子两行,中心御道,行人皆在杈子之外。

    杈子里有砖石甃砌御沟水两道,尽植莲荷;近岸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

    御街设置很宽,从宣德门到朱雀门里的州桥(汴河桥)之北的一段御街;实际上是宫廷前南北向的广场。

    广场扩大了宫城前的视野,以显示宫城的高大和雄伟。

    中央官署多布设在这段御街的两侧,大相国寺位于御街的东侧即州桥的东北方向。

    刘敏四人兴致勃勃地向大相国寺里面走去,“万姓交易”的热闹场面立即吸住他们的眼球。

    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这是一个宠物市场。

    第二、第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露屋义铺,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是日用百货市场。

    刘敏边走边看,心中不禁荡起自豪的潮波:人说北宋是个辉煌的朝代,一看这大相国寺便就知道辉煌的奥秘。

    北宋汴梁的大相国寺,完全可以和后世的北京、上海相媲美;北京不是有王府井,上海亦有南京路;可是这二者哪有大相国寺的古朴繁闹。

    要是没有契丹人、西夏人、乃至此后的女真人侵犯、骚扰,东京的繁茂将更加昌盛;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刘敏心中想着,近到佛殿;则见这里全是销售跟佛道有关的物事。

    孟家道冠、王道人蜜煎、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等,原来是个文化市场。

    怪不得华夏的历史发展到唐宋两朝最为辉煌,光那文化艺术瑰宝就能把异域人下个半死。

    什么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宋代的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

    提起宋朝的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刘敏便就想起自己在后世读到的他们的有点传奇的故事。。

    毋容置疑,苏黄米蔡中的苏就是苏轼,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蔡便有争论了,有人说是蔡襄,有人说是蔡京。

    蔡京的概率似乎比较大,因为蔡京的书法确实别具一格;可这家伙是宋徽宗朝的大奸贼,后人恨屋及乌;对他妙趣横生的书法便就不屑一顾而说成蔡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