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追杀(6)-《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李昉独相不久就是雍熙北伐,太宗与亲信控制枢密院的决策中书无法过问,李昉也难有作为。

    但就在这种情势下,他大胆上书反对北伐;甚至将太宗比为隋炀帝。

    北伐失败,宋太宗也没有立即降罪于李昉。端拱元年(988年),有个好事的布衣叫做翟马周的击登闻鼓上书;说李昉在北寇入边之际不忧边事,列置女乐赋诗饮酒;强烈要求严肃处理。

    宋太宗便将其罢相,让他做了北征失败的替罪羊。

    时薛居正已经故去,沈伦年迈在家休养;卢多逊、赵普、宋琪、李昉、吕蒙正、张齐贤、吕端这几个先后做过宰相的人都在朝班。

    上朝一般是在早晨时节,可宋太宗现在上的是午朝;时间是晌午之后。

    宋太宗上了午朝,见卢多逊率先手执笏板站在前面;将丹墀的文武大臣扫视一番,郁郁寡欢地在垂拱殿的龙椅上打坐下来。

    垂拱殿是宋太宗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室内的宝座、屏风等陈设并非宋太祖时期的原貌,而是太平兴国5年(公元980年)根据皇帝的旨意重新设计制作的。

    在殿内正中北侧是二尺多高的红漆木制地坪,前三侧二共五组台阶,周围是仿石雕式样的栏板和望柱;这种地坪古代称为“陛”。

    因为官员们见皇帝时都要跪在下面,所以才口称“陛下”。

    在陛上后部又有一类似“殿中之殿”的“堂”全部木制外罩金漆彩绘,加饰行龙、兽面等精美雕刻并保持与殿内外原有装饰风格基本一致。

    其上方的“正大光明”金色字匾是宋太宗亲自书写的,宋太宗一直对自己不是正常登基被人诟病而心存芥蒂;因此才对兄长宋太祖打坐过的垂拱殿重新进行装修和改造。

    仅从这一点,便就反映出赵光义心中的空虚。

    垂拱殿重新装修后的宝座、屏风各以九条龙作为主要装饰,全部罩以金漆;体现其惟一的使用者——皇帝的无上尊严。

    陈设在龙椅前后的鹤式烛台、熏炉、塔式香亭等,专用于皇帝御座周围,既为熏香之用;也有驱邪诹古的寓意,使得“真龙天子”临朝理政之处更具有庄严神圣的气氛。

    北宋汴京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

    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

    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

    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