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烧心(5)-《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赵普手中的王牌就是那份沉睡了二十年的“金匮之盟”。

    赵普拜见赵光义后并未提《金匮之盟》的事,可赵光义已经猜出他手中有杀手锏;要不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讲出赵廷美有图谋不轨的举做。

    果不其然,就在赵普拜见赵光义后第二天;这厮立刻上了一道密奏先是抱怨自己“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然后便把当年“金匮之盟”的事和盘托出。

    赵光义马上找到了赵普所说的那个金匮,打开之后看到了这份盟约;却是一封“三传约”。

    何为三传约,也就是赵匡胤传位赵光义,赵光义传位赵廷美,赵廷美有传赵匡胤的儿子赵得昭。

    这样一来,皇权最终还是在赵匡胤一枝手中;而对一直想传位自己子孙的赵光义是十分不利的。

    于是乎赵光义“遂大感悟”当即召赵普入宫发出一句满怀歉意的感叹:“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

    这样话讲得很委婉,似乎是赵光义在赵普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对他慢待了。

    那么赵老谋深算的赵普要的就是赵光义的这句话,心甘情愿地来做鹰犬。

    一言以蔽之,赵普为了自己的私欲;要帮助赵光义铲除赵廷美——这不是完全违背《金匮之盟》的原则吗?

    上千年来,人们一直对所谓的《金匮之盟》产生怀疑,认为那是赵普为了升官杜撰出来的。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金匮之盟》,那么所载的内容却是“三传约”对赵光义似乎不利。

    但赵普可以以《金匮之盟》为印证来证明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同时在《金匮之盟》的阴影下给赵廷美栽赃一个“逆反”的罪名将其除掉不是名正言顺?

    事情果然依照赵普的布局向前发展了。

    几天后,赵普被擢升为司徒兼侍中,重新回到了帝国权力的中枢。

    又过了几天,赵光义向赵普提出一个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以后的皇位应该怎么传?赵普斩钉截铁地说:“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邪?”

    赵普做鹰犬的面目暴露无遗,他是死心塌地地要篡改历史;以至于“黄袍加身”的最大谋臣千百年来被人诟病。

    赵光义对赵普的话非常满意,再度任命赵普为宰相。

    仅仅半年之后,赵廷美谋反案爆发;卢多逊也被牵连而死。

    赵普总算如愿以偿,既恢复了宰相位,又整死了老对手,而且与赵光义前嫌尽释。

    赵光义也解除了后顾之忧,替自己的嫡系子孙消灭了所有潜在的皇位争夺者,保证了帝祚的一脉单传。

    赵普再次为相后,“金匮之盟”也变了内容——“三传约”变成“独传约”,即由赵匡胤传位于赵光义,一传而止。

    “独传约”似乎难能让人置信,如果有人要问:赵匡胤为什么要把皇位单传给赵光义,而让赵光义传给他的子孙而非自己的后代?

    显然“独传约”有杜撰嫌疑是赵普和赵光义做出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