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西征(2)-《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狄青出身微寒的一个显著标志是脸上有刺字,对狄青脸上刺字有两种说法。

    其一是宋朝实行募兵制,师法梁太祖朱温;先看长相,后看胳膊腿是否麻利;然后黵面,黵同黥,就是脸上刺字。

    刺字干嘛?防止你开小差哟!脱下军装溜号是宋朝时兵士长做的事。

    狄青这样的苦哈哈出身,也只能选择当兵;狄青脸上刺的什么字?无考证,但《宋史兵七》上说:宋仁宗朝时,朝廷在陕西、河北、河东等地抓壮丁;部送者脸上刺“指挥”二字,这意思大概是一切行动听指挥。

    入了军籍,你就只能是个职业军人了。

    其二,狄青是个罪犯才面部刺字,这跟《水浒传》宋江一样脸上有两行金印。

    宋朝的刺配是仅次于死刑的刑法,通常是“刺配于某处”,罪大恶极者可刺“强盗”二字。

    《东都事略》载,狄青十六岁那年,他哥狄素与号为铁罗汉者斗殴,结果将人家溺毙。

    宋朝110出警,狄青小弟为大哥强出头,代兄领罪。

    神奇的是狄青心中默诵:“我若富贵,罗汉当苏!”

    狄青倒提着罗汉尸体上下抖动,结果出水数斗;居然活过来了,当然这个版本存疑。

    人们倾向于狄青是以军籍而面上刺字的,否则顶着个耻辱的囚徒身份太过自黑;大将军是断断不肯以此示人的。

    脸上刺字的小兵狄青遇上好领导,要不怎么说成功人士得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自身努力,二是贵人相助,三是绝好机缘。

    这三个条件狄青都赶上了,狄青精通骑马射箭,作战勇猛,在和西夏扯大锯的作战中,边关的将领们都被李元昊虐遍了,唯独狄青战无不胜,狄青冲锋陷阵时,常常披头散发,凶神恶煞一般,还常常戴着铜面具,虽然有效仿兰陵王之嫌,人家高长恭戴面具,那是因为帅得一塌糊涂,怕敌人把他当成好基友了。

    而狄青戴面具,除了骤添狰狞外,可能还有遮丑的意思。

    狄青的贵人是名臣尹洙、种世衡、范仲淹,当然最大的伯乐是宋仁宗,韩琦也算,但韩琦骨子里是瞧不起狄青的。

    狄青赶上了好机缘是因为宋朝是块肥肉,东北、西北土著们都想啃一口。

    宋朝缺将军,再加上近邻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狄青崛起于军旅之中,直至官居国防部部长。

    赵元佐脸上刺字完全是刘敏的主意——蒙混过关。

    赵元佐做了一番装饰后进入卢成玉的800天祥军队伍中,谁也辨认不出来。

    当时卢成玉担心如何才能让赵元佐混进他的800天祥军队阵蒙混过关,刘敏提出一个建议,道:“敏子给德崇大哥脸上刺字!”

    卢成玉听刘敏说给赵元佐脸上刺字,惊得瞠目结舌;嘴里吱吱呜呜道:“这……这……怎么行……德崇毕竟是大皇子啊!”

    刘敏讪讪而笑,道:“卢哥哥放心,敏子是高级刺青工;给德崇哥哥脸上刺字不会毁掉他面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