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西征(15)-《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关中粮食产量汉代亩产200多斤,唐代达到300多斤;唐代关中一个人平均土地100多亩,他们的生活有多富裕你一想就知道。
可是到了北洋军阀乃至民国时期,关中道的小麦亩产一直在100来斤上下徘徊;老百姓的生活什么样子不言而喻。
关中文化秦汉以来就向周边远陆辐射,十世纪宋国毗邻的大夏、辽国、回鹘、大理、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中亚地区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无不辈关中文化侵润过。
西夏跟关中毗邻,统治者尽管是党项人但依旧崇尚关中文化却是不争的事实。
苟忠厚上的头盘菜是关中大品碗——一只大品碗中盛放着混合一起的菜蔬,外加一碗酥腰果、一碗鲜桃仁、一碗小红果、一碗甜蜜瓜四碗附配凉菜只算一碗菜。
接下来上的12碗凉菜是:一碗酱猪蹄、一碗腊牛肉、一碗香排骨、一碗卤耳片、一碗黑腐竹、一碗老豆腐、一碗翠萝卜、一碗绿野菜、一碗凉拌黄瓜、一碗凉拌豆芽、一碗凉拌土豆丝、一碗凉拌青笋。
赵文臣一看便傻眼,盯着13碗凉菜眼睛珠子骨碌碌兜转半天心中默默念叨:直娘贼,老夫今日要被宰了;上的这些菜连带酒水,一桌没有两三贯钱恐怕打发不了……
赵文臣心中正在想,苟忠厚和店小二又端上13碗热菜;热菜用的依旧是大老碗:一碗锅烧鸡、一碗牡丹鱼、一碗扒肘子、一碗双海烩、一碗甜米、一碗酥肉、一碗扣肉、一碗熬萝卜、一碗过油肉、一碗炒虾仁、一碗扒兰花、一碗羊羔肉、一碗铜锅大团圆(大品碗)
赵文臣彻底傻了眼,他了解的关中13碗只有13道菜;而苟忠厚凉菜上了13道;热菜上了13道实际上是26碗,如果加上头道大品碗的4碗配菜;不多不少正好30碗。
“我的乖乖!”赵文臣在心中急剧地嘟囔起来:“我家知府相公为官多年,恐怕也没吃过30碗的关中大菜;这个名叫苟忠厚的关中汉字其实非常不厚道,用这样的手段来蒙人……”
赵文臣有一种被人戏弄,被人欺骗,被人装在耄连口袋里用锥子攮的感觉;他要跟苟忠厚理论理论。
赵文臣站起身子,却见萧挞勇300人和自己的100兵士拢共400人早就按捺不住;咿咿呀呀嘶吼着箸捣筷挑大吃起来。
赵文臣眼睛瞪得仿佛牛铃,嘴角上瞬息间烧出燎泡——心里急啊!
赵文臣跟苟忠厚理论吧,400人戳捣开的菜蔬还如何退回去?再说一理论势必会产生不愉快,萧挞勇300人可能会揶揄赵文臣吝啬、抠门、黑豆颗上扒皮……
赵文臣思忖半天只能打断胳膊统在袖管里,哑巴吃黄连有苦也难言。
萧挞勇300个铁林军是荒寒之地的人,那里见过关中13碗其实是30碗的大菜?吃得尽兴时便就吆喝呐喊,赵文臣眼睛珠子已经气绿;但萧挞勇却端起酒杯子要和他干。
萧挞勇一边跟赵文臣干杯嘴里一边念叨:“赵大官人仗义疏财,用这么丰盛的酒宴招待我们兄弟;我们兄弟打心眼理感激赵大官人!”
赵文臣听萧挞勇如此来讲,脑子里灵光一闪计上心头;窃笑一声心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吃了关中30碗大菜;超出来的费用就从运费中抵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