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立储(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这件事被曝光之后,张氏之前仗着赵元僖的宠爱,做的一些类似于强占民宅的事情也被抖了出来。
宋太宗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竟然是一个好色荒唐之人,还被宠爱的妾室害死,实在是令他丢脸……
赵元喜把自己送进坟墓,而且这家伙又有劣迹;在赵元佐做皇储时他竟然做了不少小动作将赵元佐挤兑下来,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他的性命。
大儿子、二儿子都没有最终做成皇位的继承人,宋太宗心中十分烦闷和气恼;甚至是一种忧伤。
赵光义无时不在质问自己:“难道烛光斧影那个小伎俩被人发现?人间不可发现那么上苍可能心知肚明,知道他是为了抢班夺权毒杀了自己的亲兄长!”
赵光义在寂静的皇宫中来去踱着步子,一边踱步一边寻思着这些让他昼夜难眠的事情:“元佐疯了,是因为御弟赵廷美的事情被他给关了禁闭;元祐自己喝了毒酒把自己送往阴曹地府,难道这是上苍对赵光义的报复!”
赵光义回想着流逝的岁月,对自己谋划“烛光斧影”那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至今心有余悸。
然而关键时刻太监王继恩起了一言定乾坤的作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毋容置疑,王继恩是太祖爷的亲信;太祖爷一手将王继恩提拔起来做了身边的贴身太监,但就是王继恩这个宋太祖的贴身太监最终却投靠的宋太宗自己;可以想象他的手段有多阴毒。
说阴毒似乎有点贬义太深,不能不承认;赵光义在笼络人心方面的才能比赵匡胤强。
赵匡胤充其量只是个有知识的武将,赵光义就不一样;他没考过状元,但却比状元博学得太多。
赵光义做开封府尹那段时间,大力提倡汴京的经济建设;汴京城的市场开放与他的商业政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正因为有了宋太宗的经济政策,才有了宋真宗登基后在刘敏辅政下“咸平之治”的功勋;才有了宋朝年收入16000万贯钱的财政收入;才使北宋朝被后世人推崇为皇权第一朝的美誉。
赵光义在开封府尹的位子上不仅推动了京城经济事业的发展,更为他的登基笼络了一大批有钱的富豪。
而且麾下聚集着一帮能臣文士,以至于赵匡胤试图将京城迁移至洛阳,最终迁移到长安的计划落空。
赵光义天南海北地回想着自己之登基以来的风风雨雨,对王继恩、蓝采和、程德玄三个密谋《烛光斧影》的亲信就愈发感激。
《烛光斧影》成功后,宋太宗给王继恩、郎蓝采和、程德玄三人都升了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