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杀奴(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然而寇准从北地返回京城后十几年时间里一直没有见到过刘敏,可真宗皇上登基没有几天刘敏却堂而皇之出现在朝堂上;驸马卢成玉公开了刘敏的身份,她还真是宋太宗当年的嫔妃刘谟的姑娘。

    寇准惊出一身冷汗,可刘敏在朝堂上却完全站在他一边回击王钦若、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等人蛊惑皇上迁都的阴谋。

    刘敏刚才的对皇上御驾亲征路线的安排的和部署,早不是街头那个摇鼗鼓,跳“蹦嚓嚓”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将军、统帅、军事家。

    武则天第二果然要在大宋朝出现?朝会散去,寇准还在忧心忡忡地思考着这个问题:看来太宗皇上当日的判断是准确,刘敏果然蛊惑了性子绵软的三皇子赵恒,为赵恒整整守了15年准备回到他的怀抱。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已经一目了然,宋真宗真要去做唐高宗李治,而刘敏就是宋朝的武则天……

    寇准不敢想下去,追着皇上急急而去。

    刘敏和卢成玉、赵元佐、呼延瑾儿走出垂拱殿,卢成玉看向刘敏道:“我们在朝堂上击退王钦若、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等人试图蛊惑皇上迁都的阴谋,皇上答应御驾亲征;可接下来如何行动还望敏子明示!”

    刘敏莞尔一笑,道:“驸马哥哥不用客套,打败辽军敏子早就胸有成竹!”

    顿了一下咽咽喉咙道:“刚才在朝堂上寇相爷提及皇上御驾亲征的方向,敏子已经向他探明是大名府!”

    “大名府!”卢成玉不明事理地问了一声:“为什么选择大名府?”

    刘敏蹙蹙眉头道:“此次皇帝御驾亲征敏子的部署是三路进军,彻底打没契丹人的嚣张气焰!”

    赵元佐惊呼一声:“小妹真有孙武之才啊……”

    说言未了,便见张耆和三个军校打马向这边奔驶过来。

    刘敏从宋真宗嘴里听说张耆做了西头供奉官,便说让其到自己身边随从。

    宋真宗答应了刘敏,张耆来到刘敏跟前激动不已;刘敏听快马来报,说辽军一支小股部队正打算度过黄河;便让张耆带领几个校尉赶往阳武给守护浮桥的宋军送去几十把连击弩。

    原来宋时的京城汴梁北边就是黄河,黄河每年汛期几乎都要涨水;因此河上没有固定的桥梁,而搭建浮桥通往南北两岸。

    浮桥也叫舟桥,用船舟代替桥墩,属于临时性桥梁;由于架设简便,成桥迅速,在军事上常被应用,因此又称“战桥”。

    我国建造浮桥的历史十分悠久,《诗经》中记叙了周文王为娶妻而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离今天有3000来年;比古希腊历史学家所记录的波斯王大流士侵入希腊时在博斯波鲁斯海峡所建造的浮桥还早500年。

    到汉唐时期,浮桥的应用日益普遍,千百年中,仅在长江和黄河上就曾架设过近20座大型浮桥。

    张耆送给护桥守军的连击弩连发一次可以射出24支弩箭,杀伤力比弓箭厉害好多倍。

    张耆带领领三个校尉,驮了几十把连击弩和十几麻袋弩箭赶到阳武浮桥桥头。

    浮桥守军都头田大勇,激动不已地跪在地上给张耆几人磕了几个响头。

    田大勇说他们阳武守桥部队100来人,而赶到桥头骚扰强度过河的辽军有三四百。

    田大勇他们不敢上前力拼,只能站在浮桥上弓箭侍候;辽军不能靠近,但田大勇部队的箭簇所剩无几;没有办法只好将浮桥的一头十几只小舟移开切断浮桥跟黄河北岸的衔接,站在浮桥上用弓箭阻击辽军进攻。

    张耆见田大勇讲得认真,传达了刘敏的部署,道:“田将军能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跟敌人周旋实属难得,你们按照原来的战术继续抵御敌人;我们的大队人马即刻就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