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奇袭(3)-《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2/3)页

    涂幼玫蹙蹙眉头道:“师傅刚才讲的让驻守河北的禁军向遂城——羊山一带聚集,能不能讲明白一些!”

    梁鼎长长叹了一声,在地上踱着步子;一边踱步一边道:“遂城主将甄熠将城池被围困,辽国萧太后率领20万大军南下的消息报到京城后,皇上和那些软骨头大臣吵喝着要迁都;被寇准和夫人斥退,夫人建议皇上实施三管齐下的计谋!”

    伸长脖子咽下一口唾沫道:“三管齐下其一就是皇上亲征大名府,其二是天祥军在阳武渡口围歼试图潜伏汴梁的耶律细密300宫卫兵;第三管便是赶来遂城救危!”

    顿了一下清清嗓子道:“现在前两管已经落幕,但皇上亲征大名府收效并不显著;不少将军为了糊弄皇上做了假,致使辽军气势依旧强盛,刘敏才决定在遂城狠狠敲萧太后一棒子;部署的遂城——羊山战役是打掉辽军嚣张气焰的关键一搏!”

    赖贞岳见梁鼎啰啰嗦嗦,有点不耐烦地说:“师傅您这么一分讲我们大家都明白遂城——羊山战役的目的,快分任务,我们即刻就行动!”

    梁鼎定定神,把火水牛六人和张耆目视一番,道:“既然张将军要加入,那么老朽就和火水牛、陈怡侑、涂幼玫四人一队,再带10个兵卒!”

    梁鼎说完这句话看向张耆道:“张耆你和赖贞岳、王阳、赵季一组也带十个兵卒,我们分头行动!”

    张耆完全赞同梁鼎的安排,可他也提出自己的意见——赶往大名府向皇上和宰相寇准、张齐贤通报刘敏这边的战略战术部署情况。

    梁鼎说这是十分必要的,便让阚浪遴选兵勇赶去大名府向皇上报告遂城这边的情况和刘敏对接下来战乱战术的部署。

    李庄、郭雄二位将军接受了向皇上报告军情的任务,烽火墩军营一干事宜便交阚浪打理。

    北宋自从取得徐河之战的胜利后,宋辽双方在河北战场均保持比较克制的态度。

    因此从宋太宗端拱年间到至道年间的10年时间里,辽军除了有一次骚扰雄州的记录外;整个河北前线的态势是平稳的没有大的冲突记载。

    然而宋太宗宾天后宋真宗即位,威震辽军的都部署李继隆调往西北前线;郭守文、刘廷翰、崔翰、田重进又相继去世,宋军在河北前线的高级指挥官人选上出现了巨大缺口。

    一批富有经验和能力的高级指挥官相继离去,对于宋军在战役指挥能力上的打击是可怕的。

    宋真宗登基后,最后一个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将范廷召也去世了;宋在河北前线面临高级将领无人可用的窘境。

    无可奈何,宋真宗只好启用太宗、真宗藩邸亲信出身的将领傅潜、王显、王超、王继忠等担任河北前线的高级指挥官。

    而这批藩邸亲信既没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又没有过硬的军事才能;仅凭其出身便爬上前线高级指挥官的地位,直接导致宋军前线指挥的劣势愈加恶化。

    萧太后在宋太宗宾天、宋真宗即位之时接二连三地发动边境战争,宋军的战役指挥不复太平兴国时期和端拱时期的灵活和清晰,显得呆板和幼稚。

    若非辽方在统和十六年和十七年接连损失了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两位名将,加上宋军中级指挥官如李继宣、荆嗣、魏能、杨嗣、杨延昭、田敏、张凝、秦翰等人的日益成熟,则河北战事会变成怎样的灾难将让人无法想象。

    随着咸平二年辽军的大举南侵和真宗的北幸大名,七年内辽军四次大举进犯,河北战线在八、九年的和平之后又一次陷入了双方激烈的交战。

    而宋军高级指挥官能力和胆识的严重缺乏也一再导致宋军险入被动。

    咸平二年至三年的战事中,身为河北前线最高统帅的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的傅潜的表现就如小丑一般,先是坐拥重兵不敢也不知如何出战,以至于被老将范廷昭等当面痛骂为女人;接着挟私报复,令范廷昭只带一万步骑去挑战十余万众的辽军,自己答应后援却龟缩不出;最终导致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的部队在救援范廷昭部的过程中为辽军主力捕捉到,被辽军优势兵力包围歼灭。

    而傅潜自己也因这斑斑劣迹和导致的严重后果触怒了真宗,被革职流放。

    直到这时,都看不出宋军有任何系统的战役指挥;宋军各部的行动只能用乱七八糟,不知所云来形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