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奇袭(7)-《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公元982年,耶律隆绪初次临朝视政,群臣上尊号曰昭圣皇帝,尊皇后为皇太后。

    萧绰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

    与此同时,萧绰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他们失去兵权;同时将各宗室亲属召至宫中为质,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公元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尊奉皇太后为承天皇太后;群臣则为皇帝上尊号为天辅皇帝大赦天下,改元统和;文武官员各晋爵一级。

    任命枢密副使耶律斜轸为守司徒。八月十一日,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在萧绰面前互相交换弓箭鞍马,相约结为朋友。

    公元986年,北宋雄州(今河北雄县)知州贺令图及其父岳州刺史贺怀浦等人听说萧太后的风流韵事之后;联同文思使薛继昭等人相继向宋太宗赵光义进言,认为辽朝“主年幼,国事决於其母,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国人疾之。”

    赵光义于公元986年对辽发动“雍熙北伐”。

    宋军兵分三路出兵,任命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军水陆都部署,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副;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观察使杜彦圭为副,率领军队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率兵出飞狐(今河北蔚县)。

    二月十三日,任命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为副将,率兵出雁门。

    耶律休哥报告宋派曹彬、崔彦进、米信出雄州道,田重进出飞狐道,潘美、杨继业出雁门道进犯,岐沟、涿州、固安、新城均已陷落。

    萧绰亲带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宣布亲征,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公元986年4月30日,萧绰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

    事年5月12日,萧绰与耶律隆绪屯驻于南京(今北京)北郊。

    6月12日,曹彬军队在岐沟关大败;收拾败军连夜渡过拒马河,宋军溺死者不可胜数。

    剩余部队逃奔高阳,又被辽军冲杀攻击死者数万;丢弃的戈甲堆积如山。

    8月17日,耶律斜轸派侍御涅里底、干勤哥向朝廷奏报克复朔州活捉宋将杨业。

    杨业绝食殉国,萧绰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

    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公元987年,耶律隆绪率领百官给皇太后上尊号为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行礼完毕之后群臣给皇帝上尊号为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

    萧绰下诏命有司分条奏上各将领功劳表册,论功加恩行赏。

    公元988年,讨伐藩属国得胜的耶律休哥、排亚、袅里辽军在易州(今河北易县)附近与宋军发生冲突;斩杀宋军指挥使而回。

    事年10月25日,耶律休哥派详稳意德里献上俘获的宋朝间谍;萧绰在大校场祭祀旗鼓,命令耶律休哥率军南伐。

    耶律休哥大军到达涿州,四面进攻城池;涿州城被攻破宋朝守将投降。

    11月16日耶律休哥大军攻下沙堆驿,11月28日将宋降军分设为七个指挥命名为归圣军。

    12月4日耶律休哥大军攻破狼山,12月9日又在益津关击败宋军。

    12月11日,耶律休哥进军长城口,宋定州守将李兴派兵抵抗;耶律休哥击败宋军追击败兵达五六里路之远。

    12月18日萧绰与耶律隆绪驻扎于长城口,督促大军四面进攻;宋守兵溃败丢下城池逃跑。

    萧太后自从入宫立为皇后,辅佐景宗13年;辅佐圣宗摄于国政27年,共计在辽国政治舞台上统治了40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