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羊山之战(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1/3)页

    李庄、郭雄二人奉命赶到大名府,将刘敏三管齐下的战术讲给宋真宗和寇准、张齐贤、王显一干文臣武将;还说刘敏和夜落隔幽蓝公主直接去了辽国萧太后的宫帐,梁鼎、张耆二位将军各带14个人分头上河北、山西等地联络宋军将领,准备在遂城——羊山一带歼灭辽军有生力量。

    宋真宗听完李庄、郭雄的禀报,惊慌失措地从座椅上站起身子道:“夫人上萧太后的宫帐去呢!这怎么成?万一有个闪失哪可咋办?寇爱卿、张爱卿!”宋真宗亟不可待地转向寇准和张齐贤两人道:“事关人命的事绝对不能当儿戏,得想想办法如何处置!”

    从宋真宗的只言片语中,人们便能看出他对这个优伶女子的情有独钟。

    这也难免,自从赵恒在街头相识刘敏后便把她看成自己的终身依靠;然而乳母秦国夫人却从中插了一杆子,在父皇宋太宗那里告了刁状;害得刘敏和赵恒天各一方。

    赵恒和刘敏分离了,这一分离整整15年;15年来赵恒度日如年,多亏有刘敏事先安插在赵恒身边的杨翠花陪他,赵恒才不觉得寂寞。

    而这15年里,刘敏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事——杀死大内总管蓝采和(赵恒后来明白,蓝采和、王继恩、程德玄三人是父皇的帮凶,纠合一起杀死伯父宋太祖,蓝采和该死)以及大内四大高手蒋青、沈阳、韩飞、杨广,又上北地九州防疫制疫拯救黎民;还配合吐蕃六部头领潘罗支杀死党项酋李继迁。

    尤为炫耀的是刘敏和赵元佐、呼延瑾儿在甘州回鹘国为朝廷养马,宋庭战马缺少的困局因为有回鹘国不断的军马供应而迎刃而解。

    赵恒感激刘敏,刘敏返回京城的那个晚上;他将十几年的思念全都倾注在她身上。

    刘敏刮着赵恒的鼻子疙瘩道:“恒哥哥知道敏子为什么要在甘州回鹘国饲养军马,还不是为了你做皇帝后兵强马壮吗?”

    赵恒当时便痴愣,眼巴巴瞪着刘敏道:“敏妹你是不是知道咱家日后要做皇上才这样做!”

    “这话没有说错!”刘敏直言不讳道:“刘敏早就算定大宋皇上的位子是恒哥哥的,才如此这般地给您做好内勤!”

    赵恒是性情中人,感激涕泪地要立刘敏为皇后;刘敏嘻嘻笑道:“你看你看!说啥啥就来啦!”

    刘敏说着抓住赵恒的手放在自己的身上道:“朝廷的大臣的门阀观念十分强烈,恒哥哥如果现在立敏子为皇后,大臣们还不闹翻天!这个事不急……”

    宋真宗说完上面这段话,不容寇准、张齐贤回应;又对身边的太监周怀正道:“周官人马上传唤杨延昭将军前来面君!”

    周怀正领了圣明急急去了,寇准、张齐贤、王显一帮文武大臣见皇上“独断专行”似有担心之虑;可大家对皇上关键时刻的决断还是纷纷赞赏。

    杨延昭是无敌将军杨业之子,杨业当年受到宋太宗的器重;杨业被辽将耶律休哥俘获绝食三天身亡,宋太宗闻讯后如丧必考;停朝三天进行悼念,对犯有连带责任的潘美、王侁进行了严厉处罚。

    尽管潘美和宋太宗是儿女亲家,潘美的顾念嫁给宋真宗赵恒为妻;可宋太宗也没有放过他。

    因为儿女亲家和杨业相比较落差太大,宋太宗一生搞阴谋诡计,可是在爱惜杨业这员大将方面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真宗在爱惜杨家将方面完全继承了其父的衣钵。

    杨延昭本名杨延昭,别称杨六郎;山西太原人,自幼随父征战。

    杨延昭在雍熙北伐时作为先锋,身中流矢而不惧;越战越勇,终于攻下朔州城。

    杨业为国殉职后,杨延昭担负起河北沿边抗辽重任,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杨延昭曾经守卫的遂城被称为“铁遂城”,威震边庭。

    杨延昭幼时沉默寡言,儿童时喜欢多做军阵之类的游戏。

    杨业曾经说:“这个儿子像我。”杨业每次出征,一定让杨延昭跟随军中。

    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杨延昭被补选为供奉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