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寇老西(1)-《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竭天下之才,伤生民之命”,是对玉清宫的总结,林特也因此被称为北宋第三鬼。

    第四鬼陈彭年。他曾是南唐后主李煜儿子的伴读,也就是皇子伴读;在南唐覆灭后,陈彭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才步入官场。

    可能“天才”都是偏执的吧,陈彭年13岁便能写出万余言的《皇纲论》,但长大后的他却是一个极为自负的人,到处讽刺、挖苦别人。

    也正是因为这点,陈彭年在官场很不受待见几次被贬。

    一直到赵光义继位,陈彭年才以为官清廉,被贬期间还外出打工赚钱养家的“好名声”而被重新启用。

    真宗时期,陈彭年已经官至工部尚书了。

    工部是负责土木工程的部门,所以,在建筑“玉清昭应宫”的时候,他也曾同流合污,因此,被民间称为第四鬼。

    第五鬼刘承珪。北宋五鬼中唯一有作为的人,先是平定暴乱;后又详定权衡法编写史书。

    刘承珪对北宋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贡献。

    但功过不能相抵,在“天书事件”中,刘承珪也是主要的策划者;迎合真宗封禅,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这些无一不是死罪,因此刘承珪被称为第五鬼。

    寇准对刘敏和五鬼结成的统一阵线并不给心上放,因为他心中有底;宋真宗赵恒之所以能成为皇帝,是因为寇准在宋太宗跟前的那句话。

    宋真宗也知道自己能从众多兄弟中冲出重围登上皇帝宝座,寇准是第一功臣。

    宋真宗是厚道皇上,对有恩之人永远不会忘记;寇准有皇上这个磐石一样的靠山他怕谁?

    寇准邀请文朋诗侣在家里开舞会夜以继日,如痴如醉;人送他一外号“柘枝颠”,可见其痴迷程度。

    寇准性格豪爽,出手大方;喜欢吃吃喝喝,特别喜欢夜宴。

    他在邓州(今河南邓州市)任知州,就常常组织同事朋友们通宵达旦地宴饮。

    每当夜晚,寇准的知州府总是高朋满座,灯火辉煌。

    当时,一般人家是舍不得用蜡烛的;没钱嘛,往往早睡。

    而知州府不仅大厅里烛光通明,就是马棚、茅厕这些地方都彻夜点着蜡烛,往往烛泪成堆,非常扎眼。

    寇准爱酒,近乎疯狂。他酒量极大,朋辈中少有敌手。

    他在永兴军任通判的时候,不论官职大小;也不论地位高低,只要你能沾酒,必定拉来碰杯;不醉不罢休。

    有个副手能喝两杯,寇准天天拉着他陪酒;但人毕竟是血肉之躯,海量也经不起车轮战,不几天,便喝病了。

    寇准丝毫没有停杯的意思,还是天天拉着他喝;眼看性命都要搭上了,副职的老婆心急如焚;最后迫不得已竟然一纸讼状告到了衙门,才终于在寇准的酒杯下救出自己的丈夫。

    至于玩,寇准也是花样百出,什么都喜欢玩,什么都会玩。

    每当生日,他都会早早搭起彩棚,广发请帖,大摆宴席,十分铺张。

    酒醉饭饱之际还穿着黄道服,头上插花,跨下跑马,与朋友们嬉戏玩乐,花样不断翻新。

    然而,“黄道服”毕竟只有皇帝才能穿,加上吃喝玩乐的标准接近皇帝,宋真宗知道后火冒三丈,他叫来宰相王旦大发脾气,说寇准什么都效仿我,这怎么行?

    好在王旦理解寇准,呵呵一笑说,寇准什么都好,就是偶尔不明事理,有点傻……

    王旦这样说,皇帝不好再发怒,只得尴尬地说,是的,的确有点傻。

    寇准虽然是个“公子哥儿”,但口碑却还不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