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萧太后(2)-《章献明肃皇太后》


    第(3/3)页

    萧太后真正的丈夫辽景宗耶律贤说白了就是一个病罐子,萧太后17岁进宫后就接触到国家大事;这在其她女子是想都不敢想根本遇不到的事情,而萧太后必须面对。

    火山口的皇位,是考验萧燕燕的大熔炉;稍不留意就有跌入熔炉之中化为灰烬的危险,但萧燕燕小心翼翼地向前迈进;读过难关后展现眼前的便是海阔天空。

    萧绰这个名字,恐怕就是她进宫之历经磨难才取的吧!

    萧绰,多么刚性的女性名讳?绰字的汉语词义是:长可拖地的丝绸仕女服饰,引申为宽大、舒缓富裕、用不完;更有成语绰绰有余随其之后,真是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占全。

    绰字是对萧绰辅政、执政40年功绩的概括和总结,一个女性在风云变幻不定的严峻形势下交了一张优异的答卷。

    大辽契丹国在萧太后的执掌下,用民富国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

    萧太后是契丹人可她向往族群汉化的实践,因为汉族优秀的文化是其他民族难能比拟的;辽国之内各民族和睦相处显示了萧绰出色的政治手段。

    萧太后治国期间平息了国内诸王为争夺皇位而展开多次同室操戈内乱,坚持祖宗制定的“一国两制”汉人治汉,辽人治辽的基本国策;加强军事建设,是辽国军人的面貌焕然一新。

    同比南边的劲敌宋朝却是文人政治,宋朝的枢密院全是文人;而辽朝的枢密院却是军人。

    辽军和宋军对阵萧太后每战必到,大大鼓舞了军队的士气。

    反观宋朝,皇帝不上前线,却画张阵图遥控指挥军队。

    前线指挥官开辟一个新战场,都要八百里加急快马送回汴京让皇帝审阅批准。

    这样的军队和机械的指挥能打胜仗鬼才相信,但宋太宗乐此不疲。

    宋太宗是北南两宋灭亡的始作俑者,这家伙不择手段登上皇位后;亲临战场两次,可都是以失败而告终;高梁河之战他骑了一头毛驴侥幸捡得性命;从此一听见辽军都是心惊胆战。

    宋太宗以后的几个皇帝更就甭提,没有超过其祖宗的;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是超过了祖宗可那是做了女真人的俘虏后。

    萧太后却不一样,每战一定亲临前线;萧太后上前后不是宋太宗那样的瞎指挥,而是充分发挥将士的作用。

    萧太后手下大将林立,像韩德让、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耶律挞凛更是骁勇善战,为萧太后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毋容置疑,萧太后面对的宋国是一个强大的劲敌;宋国的军事实力疲软但经济飞速发展。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实行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国策跟辽国订立了《雄州之盟》,宋辽边境平定了十几年。

    然而宋太宗赵光义登基后屡屡对辽国边境发起攻击,焦点是索要燕云十六州。

    宋太祖说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的地盘,石敬瑭为了做儿皇帝献给大辽契丹国的;辽国必须还给宋国。

    这真是站着说话不弯腰疼,哪个人规定燕云十六州就应该是宋国的地盘?萧太后还说汴京城是大辽契丹国的京城呢!

    不信你就往下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