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股东的叹息-《简单活着》
            
            
            
                
    第(2/3)页
    我很诧异,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翻脸比翻书还快,利息20%”吴总余怒未消,“最可气的是,我说明年,根据销售部的预测,最多只能增长15%的销售,我们材料配件只需要4000万元。”
    “是啊,我也测算过。”我点点头。
    “可她说,你们怎么这么没出息,翻一倍都做不到?”吴总继续叫苦,“我想辩论,但付总裁在台上拿眼瞪我。”
    接着,他说按照奖励比例,他的千分之5.5,明年他在销售增长15%时,却只能拿不到6万,减少了一半。
    “其他公司呢?”我担心她是针对我,薄了她的面子,而报复整个子公司。
    “其他公司10%,说他们今年利润率达标。”吴总无奈地说。
    “我知道了,是冲我来的。”我突然很后悔,不该逞口舌之快,连累了朝夕相处的好同事啊!
    以净利润为指标的年终奖,几个中高层的收入会因为内部利息的增高而大幅度降低,连带着,也会影响普通员工的年终收益。
    因为,付总裁为了让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所有的员工都有一个比例和净利润挂钩,只不过,有高有低而已。
    公司宣传部门连发了几期《路远文化》增刊,引经据典论述了“全员股东理念,是付总裁的独创发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激发了全体员工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此,劳资矛盾不复存在,公司大同。在大家都是股东的前提下,兄弟姐妹们亲如一家,必将在付总裁的带领下,创造公司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必将把企业在5年内带入世界500强!最后,用陈子昂的诗作为结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我挺佩服公司办公室主任的文笔,燕大中文系毕业的他,曾经随付总裁来公司检查工作。当时,哥们正忙着计算季度奖(每月扣发的工资,再还给大家),桌上一大摊表格,却被他要求收起来,因为“桌面不够整洁”,不符合公司卫生检查条例,最好一张一张地拿出来。
    忙得焦头烂额的我当然不服气,说他白天不懂夜的黑。官司打到总部,还是曾总监为我说了话,加上付总裁那段时间,对我印象很好,也就不了了之。
    我只是想悄悄地问一句,各位大大,既然我们都是股东了,哪怕您发一个公司盖章的股东证明也行啊。
    还有,既然都划时代了,怎么没有《经济导报》或是《财经》这类最权威、最敏感的杂志,派记者来采访啊?最次,以您大主任的文笔,发表一下,我想也能挣个外快吧?
    咱是来自小地方的井底之蛙,没见过市面,悠悠地问一句,就算每年15个子公司和1个直属车间,员工全部爱厂如家,不,是全都住在公司,每天23小时工作,每年30%的复合增长率,第5年的收入35亿吧,再吹大一点,年收入40个亿吧,可俺老乡的房产公司,今年收入就已经60个亿了,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已然是世界500强了?
    老乡啊,你真,笨!
    请读者朋友救救宝宝,帮忙查一下,世界第500强的年收入吧?第一,俺要重谢,请您免费在东海早点,鸡蛋或酱肉,随便您加;第二,鹅马上建议钱总申报500强,领回那大红奖状。
    为我的第三故乡,东海,增光!
    “哦?”吴总诧异追问,“何出此言?”
    “财务经理联席会上,秦岚指责我们利润率最低,我申辩了几句,她可能记上了吧?”我简要地讲了一下,合理避税可不敢说,这是商业秘密。
    总监也曾暗示我,每年春节前,财务最忙,不是因为计算年终奖,而是要按照付总裁的意见,对一些利润过高的子公司,进行账面利润调整,一定要下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以保证公平。从而调动全公司的积极性。
    子公司财务是垂直领导,我们财务人员,又被强调了“职业道德和保守商业秘密”,因此,可苦了那些不懂财务的干部员工,明明公司收入增加了30%还多,费用也不见长,可年终奖还只是象征性地增加了几百到几千不等。
    有个别胆大的班子成员,质询总部财务部,也被以资金占用利息过高,因为银根紧缩,利率上调为由,搪塞过去。
    于是,皆大欢喜,在全公司范围内,我们率先实现了同股同利,尽管我们还不是上市公司。
    这一点就更不敢说了,要惹起罢工,就不好了。
    “我说上次她和销售总监来检查,怎么不去你们财务部指示呢?”吴总恍然大悟。
    “是啊,没辙。”我苦笑着说,这一招绝了:加大了利息率,让你利润降低,还可以批评你没有完成收入指标(掩盖了内部公司转移利润的暗箱),自己也觉得对不起再生亲爹付总裁(某子公司老总认的)。
    季末利润指标没完成,我还可以建议吴总推迟某些费用的**回收(推迟费用确认)和采购成本的暂估(**没到,暂估,下月红字冲回。暂估时,适当降低单价可以减少成本),实在不行,还可以少量维修提前确认收入,下季度再减少应收账款。
    吴总对我有恩,能帮就帮一点吧。
    说破大天,这也不算多么严重违反公司财务制度。但,至少能保证大家前三季度都拿全工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