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微臣参加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苏爱卿不必多礼。” 唐文远这时候发现苏景盛脑袋上的数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忠诚度:100,好感度:60,重要信息:雄才大略。 这……忠诚度怎么忽然就变成了100了? 唐文远十分不解。 其实唐文远一直不知道,左丞相虽然权势大,但是绝无谋反之心。古时候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忠君爱国的思想早已渗透骨髓。 可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唐文远是个傻子,苏景盛也很头疼。眼看着右丞相对文朝的威胁越来越大,太后没办法,只有他出马了。说到底,都是为了文朝。 只是苏景盛隐藏的太深,连华天雄都看不透他。 “陛下,今日为何不杀唐允弼。” “我朝大大小小藩王共有十六个,杀了唐允弼,恐其他藩王会联合起来。” “陛下英明。陛下,请看。”苏景盛说着打开手里拿的地图铺在桌子上。 “陛下,唐允弼拥兵三十万,可能更多。他骑马回去,需半个月之久。准备粮草兵马,需一个月。倘若从西川起兵,且不说那些小城,一路向东,有凤城、鹅城、平城。 此三城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但凤城都指挥司,恐有倒戈之意,取凤城只需三天。鹅城如果避而不战,拖三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平城乃长安之唇舌,有重兵把守,唐允弼即便是强攻,也需三个月。因此,微臣推算,唐允弼打到长安,需要近八个月。 不过……” “不过什么?” “倘若唐允弼军中有善用兵的谋士,或许六个月便能打到长安。所幸陛下没有杀赵允弼,如果杀了赵允弼,各地藩王联合,不消三个月,长安便没了。现在,陛下还有六个月的时间可以准备。” 苏景盛分析的不慌不忙,井井有条,就像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士一般,对行军打仗有着颇深的理解。 唐文远紧紧皱起眉头,“苏爱卿认为长安能守住吗?” 苏景盛摇头,“我朝兵力分散,将心不齐。唐允弼若真的攻打长安城下,定有开城投降者。因此微臣建议……迁都。” “迁都?” “唐允弼的威胁还不算什么,陛下可不要忘了秦清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