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拜见凤阳姐姐,小子有个问题想请教。” 李凤阳端着面碗,大喇喇的往凳子上一坐: “说吧小仲淹,想问什么。” “小子方才看书,说皇权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不是没了皇帝,百姓们就不会那么苦了?” 李凤阳吃了口拌面说道: “那可未必,百姓能不能过好,取决于政策的实施,至于有没有皇帝,其实并不重要,汉朝文景之治时期,轻徭薄赋,人口迅速达到了五千多万,可谓古代社会的顶峰,不照样有皇帝嘛……学习知识不要钻牛角尖,要多考虑多想。” 范仲淹再次行礼: “多谢姐姐解惑,小子知道了!” 李凤阳提醒道: “穆寨主给你的书籍,要有选择的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学不进去就去田里帮大家干活,有时候书本上想不通的事,干两天力气活就能琢磨清楚。” 书上说,仁宗时期的一群文官一直就变法之事相互倾轧,现在既然来得及,自然得帮他们纠正一下。 其实不管变法派也好,守旧派也罢,所有的出发点都要以百姓为根本。 穆桂英和李凤阳已经商量好了,回头要是范仲淹等人提变法,就让他们在农田里干一年活儿,一年后要还坚持,然后再进行细节方面的探讨。 范仲淹刚要离开,穆桂英提着一壶老陈醋出现在了门口: “小仲淹?你来干嘛?” 李凤阳接过醋壶,一边往面条里倒一边将范仲淹的疑惑讲了出来。 穆桂英一听,冲范仲淹说道: “回头我下载一些社会变革的纪录片,你多看看,先对这个社会的运转规则有个初步的认识。” 范仲淹请教道: “敢问穆寨主,现实世界科技发达,百姓们过得好吗?” “挺好的,就是压力有点大,每个世界都不完美,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多谢寨主指点迷津!” 范仲淹刚准备离开,穆桂英拿出几块上午做的沙琪玛和玛仁糖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 “带回去吃吧,让你母亲也尝尝。” “多谢寨主!” 范仲淹很感激穆柯寨,自打爹爹死后,范家的人惦记着家产,没人施以援手,母亲为了让自己活命,屈尊改嫁到朱家当小妾,受尽欺凌。 这个时候,穆柯寨的人千里迢迢赶过去,帮他出气,为他撑腰,让小小年纪的范仲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如今来到寨里,过去不敢想的新衣服穿上了,不敢想的美食吃上了,一天三顿饭,顿顿有肉有菜。 这样的生活,比佛教形容的极乐世界还完美。 母亲不止一次说过,穆柯寨于自家有恩,以后一定要报恩。 范仲淹自然也清楚,他不仅要报恩,还打算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里,让穆柯寨的百姓能够一直幸福下去。 如果有可能,还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这种好日子。 就在范仲淹立志守护穆柯寨时,另一个时空中,内黄县三年一度的武举选拔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县令李春望着一个又一个展示武艺的少年郎,冲一旁担当评委的周侗问道: “不知大哥觉得谁人可代表内黄县,参加府里的比试?” 周侗笑呵呵的说道: “选谁结果都一样,大概率会折戟沉沙。” 李春喝了口茶: “难道就没有能入大哥法眼的孩子?” “没有。因为我这几年在麒麟村,教了个一顶一优秀的孩子。” 李春来了兴趣: “此人叫什么名字?能让小弟见识见识吗?” “名叫岳飞,就在外面。” 李春一听,当即冲身边的衙役吩咐道: “将外面一个叫岳飞的人喊进来,让本县令开开眼!” 衙役赶紧到演武场外面,高声喊了一嗓子: “谁是岳飞?” 话音刚落,一个白衣飘飘的少年郎就现身了: “在下岳飞!” 好一个温润如玉的贵公子……衙役愣了一下,赶紧躬身行礼: “县令有请……岳公子,请随我来!”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演武场,县令李春见到岳飞,顿时眼前一亮: “大哥,此人便是岳飞?” “对,是我收的义子,学了不少本事,如今到了结婚年龄,却苦无合适对象,今日来县城,特带他来散心。” 李春顿时提取到了关键词: “这么一个翩翩贵公子,还是单身?” 他顿时用审视的目光打量起了岳飞,越看越觉得……像俺老李家走失多年的女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