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泾河龙王气鼓鼓的拽着李世民来到这里,刚要找阎王评理,就发现秦广王所在的大殿张灯结彩的,连地上都铺着红毯,像是在迎接贵宾。 这……我只是一条小河的龙王,这是大舅哥西海龙王才能享受到的排场吧? 难道地府的阎罗们,也同情起咱老龙了? 他正纳闷着,就看到十殿阎罗鱼贯而出,排队一起躬身行礼: “欢迎陛下莅临指导!” 泾河龙王:???????? 这么直接喊我陛下,不太好吧? 他正暗自嘀咕着,没想到身边的李世民突然说道: “众卿平身!” 来地府前,李世民没觉得圣子之徒的名头有多好使,但到了地府,才发现圣子的能量……不,是师门的能量超乎想象。 回去就给那个臭小子写信,让他伺候好恩师,可不能整日没大没小的。 李世民向前两步走,跟十殿阎罗一一见礼,正寒暄着,地藏领着虎头独角的谛听跑过来凑热闹。 正式场合嘛,谛听也转为了更加威武的神话形态。 泾河龙王看着这一幕,脸上满是茫然。 什么情况? 不是让阎王们给我评理吗? 怎么就成了李世民的领导调研座谈会了? 然而没人搭理他,大家簇拥着李世民来到大殿中,里面的鬼差呼呼啦啦跪了一地,崔珏也过来行礼: “拜见陛下,生死簿上关于您的生卒年限有些模糊,需要重新修改,请陛下重新选择生卒年限。” 虽然已经定下了延寿二十年的打算,但二十年后哪天结束,李世民可以自己定日子。 老李是个传统的人,看了看生死簿,定下了九月初九归天: “正所谓九九登高,我就这一天离开人世界吧……我夫人长孙氏何时归天,能调整到同一天吗?” 一听这话,崔珏大手一挥: “可以可以,我等正愁如何定日子呢,多谢陛下帮我们排忧解难。” 看看,尽管是在帮忙,但却用感谢的口吻,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李世民也很敞亮: “等回到阳间,朕定建一座恢弘的庙宇供奉诸位。” “多谢陛下!” 聊完这些,李世民又看了看秦琼的生卒年,得知同样被延寿二十年,连连替手下大将向大家致谢。 楚江王拿着一盘果子递给李世民: “陛下可将这些果子带回去赏赐给将领和老臣,此果能补气血,消灾厄,虽不能延年益寿,但对强身健体方面卓有成效。” 喂喂喂,不是说生死簿不能更改吗?怎么能随意涂抹啊……泾河龙王已经看傻了,这才知道唐王陛下有靠山,但来都来了,不能就此罢手。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 “小龙请诸位阎王评理,唐王陛下……” 话还没说完,转轮王就拽着泾河龙王向外走去: “光顾着激动,差点把你给忘了,西海龙王递了条子,让照拂一二,走走走,该你喝孟婆汤投胎转世了。” 说完,他冲等在殿外的孟婆使了个眼色。 孟婆一看就明白过来,连忙将小碗换成了脸盆一样的超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汤,双手递过来。 泾河龙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灌了一肚子孟婆汤。 然后他就忘了所有事情,连汤的味道都不记得,只觉得暖烘烘的喝着还挺舒服。 很快,忘记了所有事情的泾河龙王就被几个鬼差和判官领走了,而李世民则开始了他在地府的考察调研之旅。 三国世界,长安城。 贾诩坐在李裕送给他的电脑椅上,将今天的奏折处理完毕,有些疲惫的向后一靠。 魏续眼皮活,赶紧送来一杯热茶,汇报起了情报中心获得的讯息: “煤炭的日产量超过了十吨,长安城不少百姓都开始烧煤取暖,煤炉的改造和推广也在稳步推进中。” “陛下在河东郡过得挺好,估计还得几天才能返回京城。” “杨德祖准备尝试着生产马铠,希望长安这边送一批马过去测量尺寸。” “宛城方面来报,说从新野邓氏中寻到一个名叫邓芝的年轻人……” 听到这里,贾诩倏然睁开了眼睛: “邓芝?让徐晃派人护送到长安,我要亲自教导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