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堪为己用-《寒门凤华》


    第(2/3)页

    第二,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赋税、土地、手工业、商业、漕运、救灾等经济问题。

    第三,关于战争、军事与国家长治久安的边防问题。

    而这次时务策五道题,刘辰星一共压中两道。

    第一道,正是大运河途经本州城的漕运问题。

    第二道,亦是经济问题,除了倚靠大运河以外,本州城如何发展第二条经济命脉?

    此两道问题,薛程曾找了大量相关资料,他们也在一起讨论过,并各自尝试破题。

    是以,在这两篇策文上,刘辰星可谓下笔如有神,用了一个时辰就将两道策文在草纸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且多为一条一条的干货,可谓言之有物。

    剩下的三道策题虽未遇见过,但是时务策五道,只要过三道,就算合格。

    也就是说,她只用在剩下的三道题中,选一道策题作为重点公破,即可保证这场考试通过,最终州试榜上有名。

    比起解元的荣誉,刘辰星毫不犹豫的选择稳,先过了州试再说,毕竟过了可有每月一千文的额外俸禄。

    刘辰星三择一,选了一道为:儒家思想资源中哪些有利于当今国家治理?

    至于另一道战争问题,她常年生活在消息闭塞的乡村,还是别逞强以为自己能写得多出彩了。

    而针对进士科每年录取人数,权贵子弟至少占九成怎么看?她现在力量弱小,当然没任何意见,只能顺着夸此乃言传身教、家风等方面,这样写必然也难出彩。

    如此逐一审题下来,刘辰星心念既定,就开始答题。

    待选中的第三道的策题写完,已经快要中午了。

    用了简单的午食,刘辰星并不急于写剩下的两道策题,而是将重点攻破的三篇以策文体格式,以及华丽的词汇,重新书写一遍,再检查后誊抄上答卷。

    到此,已经大下午了,还有两个时辰不到就该交卷了。

    刘辰星这时才开始写另外两道不好答的策文。

    这一场考试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文采风流,实在不易,无一个考生提前交卷。

    幸有白日未能完卷,许燃烛夜试,以三条烛尽为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