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殿试的红利-《寒门凤华》


    第(2/3)页

    有了圣人监考,大为增加了科举的地位这一点不用说,关键是公平性,有圣人最后把关,考官们至少不会再一味以名气和身家背景做为评卷的依据,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寒门举子,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担心无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一时间,皇城朱雀门下,尽是热烈讨论此项政策或声呼女皇英明的寒门举子。

    当然也不乏消息灵通之辈,开始显摆自己的一首消息。

    “你们可知圣人为何突然下此诏令?”举子甲双手后背,仰头问道。

    这样子,这语气,一看就是知道内幕消息的。

    围成一堆的人群里,举子乙最先按耐不住,问道:“看来仁兄是知道,且与我们说说。”

    举子甲卖关子也够了,于是道:“大家都知道今年省试榜首是刘辰星,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刘榜首的嫡亲舅父,乃当朝八品右拾遗柳文苏。对了,现在应该叫是正七品上柳补阙了,而之所以能连升两级,乃昨日柳补阙向圣人谏言增开殿试有功。”

    明白了前因后果,举子丙不由感慨道:“刘辰星是农家出身,柳补阙应该是也是农家子弟,深知我等寒门举子的难处,此举实乃大善!”

    举子乙也感慨道:“柳补阙岂止大善!?增开殿试,给了我等寒门举子机会,却也相应减少了衣冠子弟金榜的名额,甚至还得罪了不少朝臣。柳补阙这是在拿自己的仕途,为天下寒门举子赢得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实是大义,我等感念圣人英明之余,也不能忘记柳补阙的付出!否则与忘恩负义有和不同!?”

    “正是!仁兄所言有理!”

    在场举子都是各州县千里挑一的优秀俊士,都是举一反三的主,一听举子乙所言,立马想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当下,众人称圣人英明的同时,也开始赞起柳文苏的大义。

    而随着殿试制式化的确定,每届进士科金榜题名的寒门举子增多,柳文苏在天下寒门士子中的声望也日益积重,当然此乃后话。

    且说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来往于皇城的官员们中,有一位身穿褐袍的少女在三个着千牛卫黑色铠甲的将领护送下,走了出来。

    听着四下举子和百姓们的议论,刘辰星嘴角不由自主地翘起,笑容如沐春风,向谢忌和他身后的两位左右手副官叉手一礼,道:“承蒙谢中郎将和两位的照顾,就请在此留步,儿可以自己回去了。”

    看着刘辰星眉梢眼角都掩不住地笑意,谢忌薄唇一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道:“别高兴的太早,这次让你们舅甥撞上了,三日后的殿试你若名落孙山,你们舅甥的前途也就差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