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能够获得功名的终究是少数,若是取不到功名,那么苦读的工具就没有半点用处了,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也不是什么毁谤,而是看很多了之后形成的俗谚。 如今,候德坊里面专门有人针对廷辩中,谢宏提出来的那些题目做讲解,每讲解完一道题目,就会说明一次,那就是:谢大人之所以有神乎其技的技艺,都是因为他掌握了一门叫格物的学问;之所以能构思出来台球、棒球这样的运动,是因为他晓得人体学和心理学。 开始的时候,信的人还少,手艺不过传,几多匠人都是这样的,普通苍生不懂手艺,可却明白其中的事理。可随着那些题目一个个被讲解出来之后,渐渐有人开窍了,滑轮、杠杆、齿轮这些工具,确实正在被珍宝斋应用在各个领域上。 珍宝斋的施工虽然都是保密的,不过那都是为了人员平安,而不是为了保密技术。除核心技术,对其他的技术,谢宏丝毫也不吝啬,因此,只要有心观察的人,将自己在候德坊听到的和珍宝斋的产品或者工程相印证,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谢大人没有骗人,如果掌握了那门叫格物的学问,就算比不上谢大人的天纵之才,可学到的技艺也足以让自己出人头地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领悟到了这个事理,珍宝斋终于有了动作,那就是建学校! 学校在明朝不是什么新鲜工具,品级高的有国子监,低的有乡塾、si塾,雅致点的有各类书院,都是教学生的处所,教授的知识也都差不多,都是以儒家为主的经史学问。 教授其他的不是没有,如律法、算学等明经科目也有处所教,可愿意学的人少,教的处所也不多,不过是在各地州府的官学中,才有开设罢了。 这个想法是谢宏在添香的那天晚上想到的,不过缘由就要追溯到更早了。 军器司开始运作后,谢宏就发现了,工匠们的手艺多半都很是精湛,可却没几个能说清楚门道的,更别提形成理论了。光是总结不出来经验倒没什么,可没有总结归纳,就没有立异。 军器司傍边除冶炼技术和火药技术,别离有董平和曾铮,不需要谢宏参合,其他的技术,从设计到开发施行,全得谢宏一把抓,短时间没问题,时间长了,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更没法推动技术进步。 他不过是一个手工艺者罢了,不是全知全能神仙,对后世的技术,多半都是只知道个皮毛罢了,单凭他自己,是没体例推动技术进步的。 因此,谢宏就有了把一些基础知识传播出去的念头,比及那天晚上给两个女孩讲解物理知识的时候,他更是最终确认了自己的这个想法。 正德在经筵结束的时候说的最后一句话,更是给力,正德说那话的本意固然是给朝臣们设下个阻碍,让只要他们突破不了谢宏,就没体例再提经筵的事,可他这样一说,却让谢宏看到了办学的契机。 谢宏固然知道士大夫们不会听自己讲经筵,可有了正德这么一句话,朝臣们又没有就地否决,那他自然就可以顺着杆子往上爬,设立学堂讲学了。朝臣们要是否决,他也可以用这个借口去堵对方的嘴。 除推广自然科学知识之外,那三千余宣府子弟的文化修养,谢宏也想抓一抓。知识能带来的是人的是非观念,眼下那些少年虽然对正德狂热的拥戴,对自己也是真心景仰,可人是会变的,光靠一时的ji情是不得包管天长地久,必须得让他们有相应的观念才行。 谢宏也不筹算教出一群秀才举人来,只不过要让他们可以识字,懂什么叫忠君爱国,捍卫家园,这样才能把他们的忠诚巩固下来,不至于受到外来的yuhu,呈现叛徒什么的,算是个未雨绸缪吧。 谢宏的这个决定,在京城ji起了极大的反应。 士人自然还是要骂的,一个只有秀才功名的人,居然敢开舍讲学,实在是太不知廉耻了。朝臣们虽然刚栽过一个大跟头,欠好出头,可民间的士子也是很多的,这些人纷繁写文章作诗词,极尽嘲讽之事,若不是顾忌番子凶猛,他们甚至有心去南镇抚司抗议。 相对士人们整齐划一的反应,苍生们的感觉就复杂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