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他们死了-《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刘健这些天也累得不轻,究竟结果七十多岁了,干体力活儿是真不可。可他却没象那些低品官员那样lu出喜色,脸上的神情反而更加凝重了。

    谢宏的报复只是变着法的罚站?刘健一万个不信,要真是那样,这人也成不了天下人士人的心腹大患,自家也要感天谢地了。

    这肯定只是狂风雨到来之前的前奏罢了,后面一定是有些什么诡计的。刘首辅很确定这一点。

    “希贤兄的是,以老夫观之,那谢宏的图谋定然不,不过可以安心的是,他既然设计,那就应该不会产生那种不忍言之事,就算有些挫折,也不会伤了士林的元气。过了今日难关,我等日后再与他慢慢周旋即是。”

    李东阳的脸色也欠好看。倒不是因为前事,到了他和刘健的这个条理,就算是真的彼此为敌,也不会lu在概况上的,何况他置身事外的策略原本就是正确的,若是谢宏真的扳倒刘健,那就是他上位的时候了。

    尽管谢宏的清算八成是刘健等人首当其冲,可李东阳却也不敢失落以轻心,更谈不上要抽后腿了,相对而言,他想的最多的还是大局。

    天子近臣扳倒宰相,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就算这一次谢宏一口气扳倒两个阁臣,李东阳也不会太过意外。可若是谢宏扳倒两个阁臣之后还不干休,将清算的规模扩大,那李东阳就没法缄默了。

    天子的权力再大,也必须有个限制,要遵从一个法例,最合适的法例固然就是儒家的那一套工具了。李东阳不是个死书的书白痴,他很清楚儒家学和做官的因果关系。

    做官的其实不一定要信奉儒家的经典,不过,以儒家的经典治国,限制皇权,却是最恰当不过的,也是对士大夫们最有利的。这套规则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检验,并且在不竭的完善着,只要锲而不舍,就可以延续士人们的辉煌。

    这个规则很好用,精通儒家学的士人们可以任意施为,无论怎么做都能自圆其,而不懂其中玄妙的人,只能处处碰壁。制订的人和执行的人都一样,因此士大夫们才能完全的垄断朝堂。

    李东阳要维护的就是这个规则,只要谢宏没有完全的要倾覆这个规则,他就可以容忍,否则就算是真的惹得天下大乱,他也不会容许谢宏继续作为的。

    两头下注那叫政治素养,韬光养晦那叫政见不合,做为士人中的一员,做出这些事不会遭人诟病,可要是在整个阶层面临威胁的时候退缩,那就会被士人阶层完全遗弃,这里面的关系,李东阳理得很清楚。

    “只要我等齐心合力,那jiān佞必不得得逞。”刘健听出了李东阳话里的意思,也是安了心。事关重大,尽管明知以李东阳的思谋深远,不会做出那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可在获得对方亲口应承之前,他还是无法完全安心。

    “当!”随着景阳钟的敲响,让大臣们苦侯了三天,并且忐忑了三天的大朝会终于开始了。

    “皇上驾到!”与脸色惨白,形容憔悴的大臣们不合,许久未见的朱厚照同学满面红光,精神奋起,走向龙椅的时候,他甚至还面带微笑的向下面挥了挥手,让众臣倍感心酸。

    唉,老了!居然被两个破孩给逼到这种境界,后世的史书上肯定会这样记载:正德初年,朝中衮衮诸公,尽是庸碌之辈,以至jiān党横行,祸乱朝野而不得制,直至若干年后,方有有志之士匡扶正义云云。

    唉!也不知那时的有志之士还有没有大伙儿的份了……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尽管内心苦涩,可嘴上还得言不由衷的恭贺一番,谁让今天的正题是朝贺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