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彻底颠覆-《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此节老夫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李东阳见难以服张升,只好摇头叹道:“也或许是老夫想多了,又或者是他另有手段。”
“李阁老,称指的是……”
“被免除的也好,被羁押的也好,都是品级比较高的官员,除那个御史苏逝以外,五品以下的官员一个都没有”李东阳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嘿然道:“大概那谢宏是筹算用初级官员取代朝中重臣罢,嘿,好算计,真是好算计。”
“先对朝中重臣下手,作为震慑:然后重点冲击江南士人,挑拨离间:最后提拔初级官员,从不得志的人傍边收取心腹,就如同当日那唐…”这一次的法,却是在张升的理解规模之内了。
唐伯虎当日投靠谢宏,看起来就是这种模式,一个有才调而不得志,一个有权势而没人才,相逢之后便一拍即合,这种桥段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疑问评话傍边,都是见很多了。
张升马上就想到了此节,若不是顾忌李东阳和唐伯虎之间的渊源,他甚至差点脱口叫出唐二字来。
“老夫想来也是如此。”李东阳微微领首,暗示认同。
其实,他真正的想法是,谢宏想用这种手段作为短时间的过渡,然后等日后书院完全成熟的时候,他就要从书院中选拔人才,在朝堂上跟儒家子弟争锋了。
可这话他也不止跟一两个人过了,每个人的反应都跟张升差不多。尽管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老谋深算,可士人固有的狂妄已经嵌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就算明知事实如此,他们也不肯意相信对方有这样的手段,他们宁愿相信从谋略上阐发仇敌。
可实际,所谓的治国安邦之道用得着多大学问吗?李东阳心里是有些疑问的。
朝堂中枢中且不,在处所官府之中,知府也好,知县也罢,除断案等大事之外,基本上就很少有lu面或者接触实务的时候,真正让衙门运作起来的,是没有功名的师爷,还有甚至没过书的吏,而有功名的官员们,只是在风雅之事上比较擅长罢了。
而谢宏以学教人识成之后,大部分人就有了充当师爷或者吏的基础了。他们肯定是做不很多好的文章,更是写不得诗词,可衙门内的事务也不需要这些。
而更让李东阳在意的是那个技术学校。朝中的同僚大多都认为那里是谢宏培训匠人的,但李东阳其实不那么想,若只是培训匠人,在工坊里不就足够了吗?何必又要从学中选拔那些学业有成的?
当日在文华殿的那场ji辩给李东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虽然会一力维护士人阶层的利益,可他其实不是那种门g起头来什么都不看的人,他认为儒家也是需要进步的,应该取长补短。
他严不认为谢宏所谓的格物之道是道,反而觉得儒家子弟应该多多学习其中事理,并且溶入到儒家的学术傍边。
旁的不,单那算学。其实朝廷的各个衙门傍边,尤其是户部、兵部这种需要统筹调剂的衙门,需要用到算学的处所是很多的,而根据谢宏的法,工部施工建设的时候,一样要用到算学。
而儒家门生傍边虽也有少数人精通于此,可并没人把算学当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