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到底动了谁的蛋糕-《明朝第一弄臣》


    第(2/3)页

    候德坊现在已经酿成了京城的娱乐风向标,和丽春院那种带点含糊的不合,候德坊是走文化路线的,并且还带点政治意味。而路边社也差不多成型了,讲话人加媒体,正好可以用来放风,比及时机成熟了,再随便找个初级官员上疏好了。

    不过,在这之前,无妨找张鼐等人来试探一下,曾伯父既然的如此郑重,那正好用此事来试探几人的忠诚度。

    ……

    “大人,您要开海禁?还要让下官上疏!”曾鉴料事极准,张鼐只是一听之下,立即脸色剧变,失声惊呼。

    “张御史,既然要以本官的马首是瞻,现在不正是效力之时吗?”谢宏冷冷的质问道。

    “大人,不是下官不肯效命,只是……”张鼐面如土色,倒不似纯真是在推脱,他迟疑半响,这才吞吞吐吐的道:“这海禁之策已经奉行百年,大人可知其中缘故?”

    “哦?”谢宏剑眉一挑,却是有些意外,他冷然反问道:“除江南士人在其中的利益,还有其他缘故吗?”

    “这个……”张鼐闻言微微一滞。

    他倒不是对谢宏能一口道出此事意外,海禁之事到底如何,在民间少人知道,在史书中也是语焉不详,或是找些冠冕堂皇的大事理,但实际上,朝堂上的高品大员中,大大都人都对此事有所认知。

    他只是不太熟悉谢宏话的风格罢了,官场上话讲究一个含蓄,哪有谢宏这么直来直去的?何况,他对此事也是另有见解。

    “大人明鉴,从海禁之策中得益的,泰半都是江南士人,可事情却也不尽然。”

    “哦?愿闻其详。”这种法谢宏还是第一次听,若非凭借了此利,江南士人又怎么能逐渐壮大,最终垄断大明朝堂呢?后世所谓的东林党,不就是江南士人的分支和代表么?

    “大人,我大明幅员辽阔,濒海之地众多,北方却是平常,可南方除江南之地外,福建、广东之民也多是靠海为生,这两地虽然土地贫瘠,人口较少,但出仕朝堂的书人比例却不算低。”

    张鼐的谢宏也知道,在宋朝的时候,泉州可以是世界第一大港,据称那时的泉州港有百万之民,虽然让人难以尽信,可从这样的记载中,那时泉州的繁华却是可见一斑。

    比及门g元入寇,明廷禁海,泉州也是逐渐没了什么声息,可到了隆庆开海的时候,泉州的繁华却更盛畴前。据葡萄牙人的记载,那时泉州港的船只,若是一个挨一个的排起来,甚至可以从泉州连接到马六甲,这话也是过于夸张,却足可见那时盛况。

    显然,冰冻三尺非是一日之寒,若是直到隆庆即位并且开海之后,才开始重建泉州港的话,那样的盛况就要比及很多年之后才能看获得了。既然清楚明朝的官商走si一直没断过,谢宏也不会天真的以为现在的泉州是个死港。

    “的意思是,福建广东两地的士人势力也很强大,因此就怕了?”明白归明白,可谢宏却不筹算轻易的放过对方。

    “大人,不是下官胆寒,实是……”张鼐满嘴苦涩,谢宏有意试探他投靠的决心,他也是老官僚了,如何能听不出来?可是,那个左都御使的职位,他固然很眼热,可得了官职,也得有命去享受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