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隔山震老虎,边镇伏杀机-《明朝第一弄臣》


    第(3/3)页

    “…”粱储略略上前,张望了一眼之后,心下也是了然,老来丧子,鹤发人送黑发人,这是人间的大惨事了,就算是宰相气度,也一样难以承受。

    他虽然也是个能言善辩的,可此时却也无法开口,这种事不是言语相劝所能抚平的,恐怕只有岁月才能磨去这样的伤痕吧。

    固然,还有一种体例,那就是复仇!

    “希贤兄,德纲贤侄的大仇不得不报,国仇家恨尽在谢宏那jiān佞一身,要振作起来,为德纲贤侄讨回公道!”谢迁疾声而呼,复仇不得消弭哀思,却可以将其转化为力量。

    “罢了,罢了,老夫一生不服人,却在一个后生辈面前处处受挫,最后居然,是老夫错了,若是当日便居家归乡,虽是没了报效朝廷的机会,可却也是得保全家安乐,也不会有今日之痛!”

    谢迁的ji励丝毫也没有效果,刘健恍如一下子就老了二三十岁一般,原本还算矍锋的精神霎时不见,剩下的只有一片惨白,神色间尽显老态。

    这一刻,那个捭阖朝堂的首辅消失了,只剩下了一个满心后悔,

    濒临解体的老人。

    “希贤兄,想想,这一切是谁造成的?不是德纲贤侄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是那个阴险狠毒的jiān佞的错!”谢迁气急废弛的怒吼起来。

    谢宏的手段很可怕,即便不想认可,可谢迁确实很心寒,而让他更恐惧的是,刘健似乎心灰意冷,大有就此撤手不睬的架势,要真是这样,那对他的影响可就大了。

    别看刘健已经致仕了,可他门生故吏却多着呢,加上李东阳上位后又没搞清算,刘健在朝野间的影响力实是没怎么减弱。光是这些倒也罢了,江南士人的影响力也不差,多刘健不多,少他也很多。

    可蓟镇总兵温和正是河间府人,并且还是刘健的亲信,如今几人住的这座宅子就是温总兵的!对谢迁接下来的图谋,这个人实在是重中之重。

    蓟镇就处在辽镇和京师之间,包含山海关在内,都是蓟镇所辖,是谢宏去辽镇必经之路,是制造意外最合适的处所!

    辽镇实力不强,内里势力又是扑朔迷离,若是让谢宏到了那里,就只能缓缓图之了,而日半久,变数也多,尤其对方还是那个谢宏。

    在蓟镇解决谢宏,这是最好的体例,谢迁出死力拉拢刘健,多半也是为的这个。

    正如他暗示粱储对王守仁一样,谢迁历来不相信流放这种手段,只要人没死,就有着无限的可能,谢宏到了辽镇,就可以再回京师,甚至会产生点其他意外都不定,连出个京都能带走刘健一个儿子,在这妖孽的身上,又有什么事不成能产生呢?

    杀了谢宏,并且要快,最好的体例就是在他去辽镇的路上,让蓟镇的边军脱手,即便他带着数千护卫,可蓟镇戎马向来精锐,更是人多势众,想必也是手到擒来。

    只是若没有刘健的调剂,那个总兵温和又怎么会冒偌大风险,以身家性命相托呢?谢迁深知,谢宏若是死了,皇上是一定要找人算账的。

    在雷火之夜后,正德性子里的刚毅已经显lu无遗,若是谢宏有事,他才不会向刘健这样颓丧呢。

    “子乔,老夫修书一封给蓟镇,已尽同僚之谊,从今而后,大明朝野再没有刘健这人,等也莫要再拿这些世俗琐事来烦老夫,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刘健语气沉痛,声音也低,显然是完全的心灰意冷了。

    除哀思和萧索,他的话语中还有厌憎之意,虽然对当初刘德纲被推举为首,刘健也是乐见其成的,可此一时彼一时,那时老刘还有奋进之心,可现在他却是心如死灰,所以,连带着将挑事的江南士人也恨上了。

    粱、谢二人都是心思机巧的人,如何听不出刘健的话外之意?两人对视一眼,都没有再开口,算是对刘健的退隐的默认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