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多时,赵戎终于重新哄好了青君,他继续刚刚的话题。 “青君,你可知为何说白日里,竹林中大多是中士?举个例子。” 赵戎徐徐道: “白日在竹林,陶道友提到道、德、仁、义、礼,说咱们儒家的礼,是乱之首也。都知道,道家是独独推崇‘道’,但是你们真以为,道家是真的厌恶否定德、仁、义、礼吗?” 赵灵妃皱眉,“难道不是吗?” “这儒道之争,哪里是你们表面上看见的这么简单?”赵戎摇了摇头。 “道家其实并不是否认后面几者,而是认为,道、德、仁、义、礼,每缺少前面的一环,就会开始强调后面的环节。” “这是一个人心偏离‘道’越来越远的过程。是一个规范越来越严格的过程,是一个内心自觉自愿的要求越来越低,而外界的束缚越来越重的一个过程。” “所以,陶道友说,讲礼之时,便是失道之日。” 赵戎轻轻叹息。 “若是天下有道,人人有道,那么还要折腾退而求其次的’德仁义礼‘干嘛?多此一举。” 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了葡萄等水果。 今日上午在西城买的,洗干净后收起,后来一直忘记取出来了。 正好现在当聊天的零嘴。 见小芊儿看见葡萄后,眼睛一亮,赵戎笑了,主动给她与青君剥起了葡萄皮来,喂她们吃。 “这是儒道二家山上‘道争’之中,道家的观点。” 赵戎垂目,手上忙着活计,话语不停: “而在我们儒家看来,天下人悟性不同,世道又在下滑,便将‘道’渐渐细分,如德、仁、义、礼。” “不同的人,几乎都能囊括其中,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道’太高了,让一下子难以企及,那就给人一个可以向上走的阶梯,嗯,你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成,也是向下走的。而守礼,便是最低一层阶梯,是底线。” 赵戎将水晶似的葡萄递给了专注倾听的娘子,收回手,又去给芊儿剥一颗。 他嘴里轻声道:“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初心都是好的。比如道家的无为而治,这‘无为而无不为’,哪里是什么消极不作为,分明是最积极的有为。” “只是二家初心一样,却观念不同。” “道家的‘道’是平等的,众人平等持‘道’;而儒家却将‘道’分出了阶层等级,就像圣人、贤人、君子、士子,一层一层。” 赵戎专注剥着葡萄,一字一句:“此等观念之差,简直水火不容,这,便是儒道之争。” 赵灵妃咬唇,赵芊儿歪头,二女凝视着身畔这个语气平静的男子,怔怔出神,目光不禁带着仰慕之色。 赵戎这时又剥完了一个葡萄的皮,将它递到赵灵妃唇畔。 赵灵妃回过神来,嘴里还有葡萄籽,准备吐去。 赵戎突然体贴的伸出另一只手,手掌微曲,递到她身前,接住葡萄籽。 赵灵妃点头欢喜,微微努嘴,上半身向眼前那只手凑去。 下一秒,赵戎身子前倾,霎那间,噙住了她嘟起的朱唇。 二人鼻尖触着鼻尖。 “???” 赵灵妃点漆似的眸子一缩,表情呆住。 她俏脸唰的一下红到了颈根。 赵戎剥皮忙了这么久,终于吃到了葡萄。 问,一颗葡萄,要两个人吃到,该怎么吃? 屋顶的空气顿时安静了下来。 也不知过多久,赵戎与赵灵妃唇齿分开。 赵戎舔了舔嘴唇,嗯,葡萄籽都吞下去了。 赵灵妃依旧微微张着嘴,通红着脸,眼神有些匪夷所思的看着戎儿哥。 一旁的赵芊儿睁大了眼,还能这么玩? 赵戎满意的看了眼递去接葡萄籽的左手,嗯,以后就叫它青君诱捕器了。 他瞧见二女傻傻的神色,想了想,“再来一颗?” 赵灵妃:“!!!” 赵芊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