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困境-《葬明》
第(2/3)页
这一次山西大饥来势颇凶,从晋北到晋中一带,开春之后,便再没有下过一点雨,好不容易种上的一些粮食,根本无法成活,加上头些年连年的旱灾虫灾,老百姓手中根本没有余粮可供度日,顿时呈现出了饥民遍地的景象。
大批老百姓不得不弃了家园,踏上了逃荒的道路,以至于在山西出现了一股大规模的流民潮,原本还算是比较安稳的晋中一带,顿时便被流民充斥,饿急了眼的流民可不管那么多,为了吃的,什么都顾不上了,顿时山西各地都出现了大股的流民闹事。
这些流民为了活命,抢劫剪径,围攻富家庄堡,冲击县城粮库,从进入到四月间之后,这样的事件便在山西各地此起彼伏,闹得各地官府都是人心惶惶,告急奏报雪片一般的飞入到了太原府吴甡的案头之上。
为此吴甡也顾不得刑天军的事情了,光这些事情便将他忙了个不可开交,整日调兵遣将不断的对各地出现的流民闹事进行剿抚,使得山西在短时间之内,再也无力重新和刑天军开战了。
如此一来,洪承畴和孙传庭忙于对付陕西的诸路义军之事,而吴甡则忙于处理山西大饥之事,反倒是原本很受关注的刑天军成了一个被暂时搁置起来的事情。
这也让肖天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趁着这个机会,在所占辖域之中,一边重新整顿兵马,一边大力拓荒、疏浚灌溉渠道引水抗旱。
经过近半个多月时间刑天军各部强力扫荡之后,官军遗留在刑天军控制区内的那些小股的溃兵不是被剿,便是迫于压力自行逃离或者走出大山之中,投降了刑天军,使得这种混乱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便得到了控制。
在刑天军辖地之中,老百姓基本上早已对刑天军已经是全心归属,所以这些溃兵想要在这里盘亘下去,根本没有他们生存的空间,再加上刑天军在其辖地之内推广的保长乡兵制度,各乡各村都成立起了自己的乡兵队,使得那些流散的溃兵根本就没法生存下去,不是被杀就是被逐离出去,最终剩下的一些迫不得已只有老老实实的束手就擒,被刑天军收拢起来,该杀的杀,该遣散安置的安置,愿意回家的放他们回家,愿意留下跟刑天军干的,挑选精壮老实之人该收编的收编。
至于此战之中,倒向官府的一些残余的有钱人,刑天军这次也没再对他们客气,查出一家,便直接灭掉一家,其原有土地立即便被分配给了百姓,基本上将辖地内的敌对势力又给清扫了一遍,当然误杀的也不能说没有,但是为了根本,这一次肖天健冷血下来,只要有所怀疑的,便立即清除掉,虽说冤杀了一批人,但是对于以后他们牢牢控制这一带,却还是利大于弊的。
与此同时,各地的灌渠开挖疏浚工作也立即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起来,好在刑天军控制区内有多条河流贯穿,而且大部分良田都集中在河流两岸,水源并不缺乏,付德明一系的民务官员受命下至各地,跟保长们联合召集各乡各村百姓,将灌渠分段划分给各乡各村负责,由保长监督施工,然后将整个灌渠连通起来,如此大干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使得各地的灌渠基本上恢复了灌溉农田的功能。
除此之外,肖天健还着令部分无水源可引的乡村,保长带人选址就地开挖深井,以此来保证人畜用水,并且着令工兵营之中的木匠以及双峰寨的工匠,集中力量打造一批水车,运赴各地进行抗旱灌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