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议迁都-《葬明》


    第(2/3)页

    至于定都于南京还是北京这件事上,两厢都有好处,但是也都有缺点,朕意还真是一时难断呀!

    不过从长远来说,朕却以为,定都北京利大于弊,假如定都北京的话,无疑对于北方的经济人口的恢复助益良多,而且还可以震慑北方,可谓是三全其美之事,虽然前期会因为漕运增添负担,但是朕以为这件事并不是什么难办之事!

    大明漕运弊政太多,而且漕运消耗甚大,滋生出不少的腐败,以朕来看,如果想要革除这样的弊端,漕运完全可以海运取代,海船可以造的更大,单船运量可以更多,沿途消耗也会更少一些,而且速度还可以提高,免去了沿途通过各个船闸之繁,而且海船可以直抵天津卫靠岸,如此一来免去了不少的开销,所以今后一旦定都北京的话,对于漕运来说,完全可用海运取代漕运!

    另外北方虽然现如今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但是主要原因却并非是北方土地贫瘠,而是大批前明勋戚占去了太多的土地,造成了北方粮食短缺的情况,现如今我朝新立,各种弊政近期已经被纷纷革除,料想只需恢复了北方人口之后,以北方土地所产粮食,足以满足北方粮食需求。

    更何况辽东之地甚为辽阔,而且土地非常肥沃,虽然因为气候原因,一年仅能产粮一季,但是辽东人口稀少,所产粮食足以供北方民众以及驻军使用,如果做的好的话,非但不需要从南方向北方输粮,相反辽东所产粮食,还能向内地输入!

    不要不相信朕所说的话,朕绝非是在臆想,只要我朝今后平定了建奴之乱以后,恢复了辽东人口,加大对辽东的屯垦,料想北方粮食便不成问题!

    另外前明之所以定都北京,有着天子守国门的想法,前明皇帝尚且能做到这一点,崇祯至死都没有离开北京城,起码在这一点上,前明就朝的那些皇帝所作所为朕也感到佩服,现如今换做了朕来执掌这天下,朕难道还不如那些前朝诸帝不成?所以朕认为,假如定都的话,还是以北京为佳!”

    诸臣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立即都明白了肖天健的心意,肖天健已经表明了定都的话,便会定都于北京城,这么一来,他们的争论也就没有了意义,这令那些力主定都于南京城的诸臣有点泄气。

    于是诸臣立即纷纷拜服称圣上英明……

    “但是!诸卿切莫着急,虽然朕定都北京心意已决,但是眼下却还不是立即迁都到北京城的时候!”肖天健抬手止住了这帮大臣们的拍马之声,继续开口说道。

    付德明听罢之后,不由得有点担心,抬头对肖天健问道:“圣上,请恕微臣冒犯,不知圣上说现在还不是时候,又是什么意思?现在户部因为要应付西北战事和南方即将展开的战事,压力已经非常大了,虽然微臣已经按照圣上提点,正在准备推行国债,但是眼下户部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钱,来用于重新修缮北京的紫禁城,而且紫禁城眼下并不算破旧,还望圣上待到我朝国力恢复一二之后,再修缮紫禁城不迟!”

    肖天健一下差点被付德明给气乐了起来,这付德明倒是个看家的好管家,这钱袋子捂的真严实呀!于是他笑道:“付爱卿会错了朕的意思了,朕岂是那种罔顾民生之人!现如今我朝新立,用钱的地方太多,朕岂能不知?朕难道是那种奢侈的帝王吗?”

    付德明赶紧低头拜服称道:“微臣不敢!”

    “哼!你不是不敢,是很敢!你刚才的话,已经摆明了指明朕是乱花钱的帝王!哼!”肖天健很是不爽,忍不住吓唬吓唬付德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