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立即派人去查,结果人家搜了半天,只发现一片稻田,一些种田的老农,便再无其他。 这时,顾衡十分委婉地上奏,说既然别人觉得他在造反,那他干脆不要当官儿了,这个宰相给那位大人去当吧。 他那么忠心,一定不会造反的。 是的,他把唐铮那套以退求进的法子又用了一遍。 乾徵帝还就吃这一套——这不,他急了,当即革了那个官员的职,随后让顾衡自己处理这事儿。 七月十一,适逢秋闱结束,其中有好几个寒门弟子暗中都投奔了顾衡。 顾衡便顺水推舟,又暗中将这几个寒门弟子塞进了朝堂,有的留在汴京做无名小官,有的被调到地方去做总兵或知府——总之看上去都是无关紧要的官位。 但是谁能想到,以后这些官员会逐渐扩大,并构成一张以顾衡为圆心的关系网,遍布整个南周呢。 当然,这是后话了。 总之,从这一年开始,顾衡在朝廷中有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这批官员也成了追随他,支持他改革的最早的一批人。 七月十五,各地秋收——江南因为洪涝治理几时,今年大丰收,乾徵帝龙颜大悦,特此下令举办秋收大典,举国同庆。 同日,北秦和西凉两国以联姻为由,共同派出使臣来南周,请求乾徵帝联姻。 乾徵帝随便指了两个宫女生的公主,赐了封号给他们,使臣见目的达到,以观赏南周民风为由,顺势留在汴京。 国会上,使臣们特意问南周大臣,哪位是名冠三国的镇北候,大臣随手指向那个坐着轮车的年轻侯爷。 看到这小侯爷起身行礼跛着脚,文绉绉不说,还俊美的像个面首似的时,使臣们惊住了。 就……就是这个跛脚侯爷,治好了南周南疆洪涝,让南疆永绝后患? 说出去别人都不信啊。 可是当众人在皇宫前与民同庆,看到百姓对着顾衡恭敬作揖行礼后,使臣们相信了。 能得民心,他确实很强。 其中,一个生得十分粗犷的使臣目光微微一深。 翌日。 汴京某处茶馆外。 一辆普通的马车停在侧门,一个侍卫抱着轮车下来,再搀扶着车内的年轻公子走下马车——当他坐上轮车之后,侍卫再小心翼翼地推着轮车走向茶馆一层的某处雅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