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欧洲之行(一)-《乱明》


    第(3/3)页

    林纯鸿、张道涵等人一致认为,当前,最有可能支持西洋自由贸易政策的,就是英国、法兰西。因为,当前西洋为葡萄牙、荷兰所控制,英国和法兰西属于后起之秀,要在西洋活动,得看葡萄牙和荷兰的脸色。自由贸易政策,无异于向英国和法兰西打开了一个口子,为两国在西洋拓展势力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林纯鸿令姜淑让在英国提出海上自由贸易政策,用意非常简单,就是想提前激化英国、荷兰之间的矛盾,让荷兰趁着英国革命时,趁火打劫。荷兰与英国国力差不多,谁也无法吞掉对方,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战争旷日持久,给大明充足的时间经营西洋乃至大西洋。

    姜淑让从抵达欧洲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努力践行海上自由贸易的计划,现在势也造了,该拉的关系也拉了,就看英国是否上钩。

    东方人并不比西方人聪明,在理性思维上,东方人甚至还有所不如。姜淑让在里斯本及伦敦多次提出海上自由贸易政策,引起了荷兰人的警惕。荷兰的共和派约翰-德-维特,看穿了林纯鸿的图谋,并提醒了荷兰议会大议长。大议长向英国就在好望角海域袭击威德尔一事表示歉意,并主动赔偿损失,同时,还就海上自由贸易一事提出了严厉警告。

    警告本身,英国人并不放在眼里,只是,维特的一句话,让英国人悚然一惊:大明人口足足有万万,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准备拿出多少人口参与海洋自由贸易?

    一句反问,彻底惊醒了做着美梦的英国人,英国朝野犹豫了,开始冷静地思索海上自由贸易的利弊得失。

    最终,国王查理及下议院大多新兴贵族皆认为,支持海上自由贸易,英国所获之利远小于大明,甚至还有可能面临着被大明挤出印度洋的风险。

    也就是说,英国支持海上自由贸易,很可能会为大明做嫁衣。

    姜淑让并不知道荷兰与英国之间的互动,当他再次提到海上自由贸易政策时,查理及一些贵族皆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个话题。

    姜淑让明白,林纯鸿试图影响欧洲局势的努力,遭到了失败。

    不过,林纯鸿对此事抱着试水的态度,并不特别在意是否成功。毕竟,欧洲相距大明数万里,往返一次足足需要年余,要影响欧洲的局势,谈何容易?

    姜淑让不再提此事,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至收集情报、收罗各类书籍上。

    他万万想不到,瑞典人会送给他一份意外之喜。

    〖∷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