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东南变局(二)-《乱明》
第(2/3)页
陆敏成大奇,与军情司的人马接上头后,着力打探背后的原因.
军情司的效率颇高,三天之后将调查结果反馈给陆敏成.陆敏成大笑不止,他万万想不到,郑芝龙此举的用意仅仅只是为了打击走私!
原来,自从郑芝龙仿照广东设立定点贸易处后,刚开始,定点贸易处的收入还能占到总收入的七成,商队的收入占三成.后来,走私愈演愈烈,定点贸易处的收入一路下滑,现在只占到三成多一点!另外六成多,由棉兰老岛上的开矿及商船队贸易所创造.
郑芝龙组织海军多次围剿走私队,效果并不好.事实上,广东沿岸也有层出不穷的走私,乌天海的缉私队也是剿不胜剿.
郑芝龙眼见入不敷出,就把剿私重点由海洋放到了陆地上,希望通过组织弓兵队控制每个村落,彻底堵死走私的渠道.
陆敏成从心底佩服郑芝龙,觉得这是打击走私的最佳手段.于是,他立即将郑芝龙的打算汇报至荆州,建议荆州也可以采用此策打击走私.
既然已经摸清了郑芝龙的底线,谈判变得容易.陆敏成干脆将沿海各县与内陆各县区别对待,提议内陆各县全部由荆州方面进行改制,而沿海十几个县由郑芝龙全权组织弓兵及各县下属机构,荆州在一旁进行指导.
不过,陆敏成对沿海各县下属机构的领导权一点也不松口,郑芝龙也不退让分毫.双方街数日,最终决定沿海各县弓兵处由郑芝龙控制,其余都归荆州控制,不过沿海各县弓兵处各项命令都需要向荆州都督府弓兵司备案.
双方都对协议感到满意,经林纯鸿同意后,双方都派遣精兵强将,为即将到来的改制做好准备.
※※※※.[,!]※※※※※
接下来,终于轮到商讨组建大东洋商号事宜.
陆敏成不再担任谈判手,而是将此事委托于王大俊,李多义及几个老西,郑芝龙也将此事委托给郑彩及部分闽商.
谈判的第一要点,自然是商号的各大出资人占据多少份额.有大西洋商号的先例摆在这里,此事争议不大.各路人马迅速达成一致:郑氏集团及荆州方面承诺使用舰队保证商队安全,开拓贸易点,以此各占两成份额;郑彩及郑氏集团内部的巨商以商船作为资本,占据三成份额;王大俊,李多义等一帮徽商及老西,占据三成份额;其余两成份额面向大明所有豪商募集.
份额已定,待谈到商号贸易范围时,双方的分歧立马显现出来.
南洋地区,包括孙兰洲在内,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自然在商号的贸易范围内,这点无疑议.
只是,在涉及日本时,王大俊力主将日本纳入商号的贸易范围,郑彩则坚决不允许.
这倒怨不得郑彩破坏林纯鸿的自由贸易政策,毕竟,郑芝龙在日本经营数十年,岂容他人觊觎?
谈判一下子难以持续.
正在这个时候,林纯鸿忽然给郑芝龙写了一封信,明确地表示,荆州目前以打通河西走廊为主要目标,暂时不会对辽东动武.
林纯鸿又提到,辽东本为大明故土,身为华夏的一分子,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辽东脱离华夏的范畴.所以,目前以采取接触和贸易政策为妙,逐步将满清鞑子同化,重新归属华夏.
林纯鸿还提出,辽东的森林,铁矿,煤矿资源极为丰富,在大明目前极度缺乏钢铁的情况下,必须尽早开发南芬的铁矿及煤矿资源.
郑芝龙收到这封信后,稍稍揣摩片刻,便即明白了林纯鸿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