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嘉靖的纠结-《明士》
第(2/3)页
“我知道!”罗信轻轻diǎn头道:“但是我不能够就这样屈服,如果我接收了陛下的旨意,那我这一辈子就毁了,与行尸走肉无疑。我连续写出这三本书,不是为了证明我有多厉害。只是想要拿回原本就属于我的东西。
至于陛下的怨恨……”
罗信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他才心中非常清楚。嘉靖帝根本就没有几年可活,在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往往是被上代皇帝打压的臣子,在下代皇帝都会得到重用,特别是有才能有功劳的臣子,罗信最多会被嘉靖帝打压几年罢了。如今罗信已经不再害怕自己会被害死。不管是徐阶,还是陛下,想要加害如今已经有着一代大儒名望的罗信,不是不可以,但是却绝对不敢要了罗信的性命。但是。他如今自然不会和陆庭芳这么说,便淡淡地说道:
“陛下的怨恨也未必就不能够消除,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我入朝文官的基础上,如果我不能够入朝为官,就算陛下不怨恨我又如何?”
“说得不错!”陆庭芳黯然diǎn头道:“两权相害取其轻!”
随着《阳林诗词集》的出版,在大明又刮起了一道旋风,当《孔孟合璧》问世的时候,罗信的名望就已经达到了大明第一才子的境界,随后《阳林百篇》的问世,终于将罗信推到了一代大儒的地位。但是,不管是《孔孟合璧》,还是《阳林百篇》都没有《阳林诗词集》引起的轰动大。
这是因为无论是《孔孟合璧》,还是《阳林百篇》都不是老百姓能够看得懂,甚至是听得懂的。别说是老百姓,就是那些普通的童子和秀才也很难全部看懂这两本书。
但是,《阳林诗词集》不同,别说的普通的童生,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够听懂一首好诗啊!于是,在《阳林诗词集》问世之后,罗信的名气已经不局限于士林了,而是进入到寻常百姓家。
或优美,或绚丽,或忧伤,或激昂的诗词在寻常百姓家传唱,每个人都在赞叹罗信在经义上有着大儒见解之外,还有着如此天赋才情。
很短的时间内,罗信的名声都传遍大江南北,坊市,大街,青楼,河边,井口都在传唱罗信的诗词,并且以传唱罗信诗词为荣。特别是大小青楼,几乎俱都在传唱罗信的诗词。
《孔孟合璧》,《阳林百篇》和《阳林诗词集》三本书彻底奠定了罗信在士林中的基础,彻底打响了罗信在士林中的名望,成为了大明士林中的偶像。
《阳林诗词集》问世,再一次让天下文人向着阳林县汇聚,但是他们却无法见到罗信一面,而且他们看到了罗府大门上张贴的告示,却也无奈地摇头,这个时候他们的心中虽然迫切地想要见到罗信,但是却也知道这不是见罗信的时候,便一个个俱都在阳林县居住下来,等待着罗信揭去大门上告示的那一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