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够了。”德川家光止住了酒井忠胜的苦口婆心,他已经知道了大多数手下不愿意放弃握在手中的土地,“即使不实行行省制度,我想我们应该还能够采取其他措施自强。酒井忠胜,你向众人说明其他变革措施。” “是。”酒井忠胜像是斗败的公鸡,有些失落,“九州军所依赖者有三,为学堂、工厂、报社。学堂培养人才,工厂生产源源不断的商品,报社把控社论。其中工厂为重点,而火枪、火炮工厂为重中之重。我们应当在各个重要的城池设立工厂,引入机器、技工,研制出与九州军旗鼓相当的火器,取得与九州军的抗衡。幕府将在江户城成立江户军械厂。” 听说要兴建火枪、火炮工厂,重臣们才恢复了兴趣。在战国时期,大名们比拼的就是火绳枪的数量,他们知道火枪、火炮可是个好东西。 “有矿山的领地,应开采铁矿,并将铁矿运至江户城,供给生产军械。每一个藩主,幕府将根据其领土大小,要求其设立相应的工厂,如纺织厂、冶炼厂、制厂。同时呼吁各地抵制华夏商品,使得我们能够从设立工厂之中获利。” “另外幕府将会在江户城设立江户大学堂,与东京学堂对抗,各地同时也应设立大学堂。除了大学堂,还应设立私塾,传播新学。我们能够派去大陆留学的终究只是极少数人,多数人需要在我们本土培养,减少文盲率。” “报社也不例外,我们将会组建江户报社,与九州报社竞争!” 酒井忠胜列举了主要的变革措施,几乎是全部都是照抄他能够看得到的九州军的措施。 “酒井君,若是我们所有的领土都要设立大学堂,那么教授新学的先生该从哪里来?又该用什么语言教学?” 下方的幕府大臣们议论纷纷,本来识字的人就不好找了,还要懂新学的人,这简直就是在为难他们。 “我们会从华夏大陆招聘教书先生过来,大学堂所教自然是要用汉语。”酒井忠胜无可奈何地说道。 现在懂得新学的人都是华夏人,想要学新学就要用汉语教材。而既懂得汉语又懂得日语的教书先生不是没有,东京学堂里面的东瀛学员就是,不过他们还没有毕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