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北美探险队成员挑选-《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第(2/3)页

    楚云颇为满意地点头,这些人的出发点与当时移民美利坚的不列颠教徒不一样,他们是怀着肩负国家的使命感,关系与旧大陆更加密切。

    “军主大人,  我可以冒昧地要您的签字吗?”其中一个女子小心翼翼地说道。

    楚云愣了一下才答道:“如果不嫌弃我的字迹潦草的话……”

    “我叫李依竹,  在农学院有四年了,一直听说过军主大人,没有想到能够这样遇到您。”那个女子将一本加入了凯恩斯主义的新版《国富论》递给楚云,这本新书有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是楚云写的,所以除了亚当斯密以外这本书的作者之中还有楚云的名字,被科学院一些学生奉为圣典。

    尽管楚云的字迹很潦草,李依竹还是如获至宝,其他的学员见楚云亲易近人,不由也上去索要真迹。

    楚云的内心一阵无语,看来字写的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身份,而且明明是训话,倒像是搞成了签名会。

    “我竟然拿到了军主的笔迹!”李依竹惊喜之余,想要再和楚云搭话的时候,楚云已经被热情的学生包围了。

    “为了军主的安全,请一个个来!”余成怕有人袭击楚云,赶紧与其他侍卫拦住他们。

    楚云见过了挑选出来的青年才俊,又去见挑选出来的士兵、工人、农民。如果说科学院征集来的人是为了给九州军在北美洲的据点提供工程师、医生、法官、科学家,那么士兵、工人、农民才是建设城镇的主体。

    “预计前往北美洲西海岸的探险小队有五百人,其中科学院的学生有37人,士兵50人,其余的都是工人和农民。因为路途遥远的关系,工人和农民的数量里面还包括有他们的家属。为了鼓励他们前去大洋对岸拓荒,我们不仅允许带家属,而且每个月还会提供给他们补贴,同意到时候开垦的土地前面五年不征税。”负责挑选工人和农民的官员向楚云介绍现在的情况。

    华夏的百姓特别是农民都有强烈的乡土情怀,安土重迁的思想根深蒂固,除非是迫不得已没饭吃了,否则很难愿意前往两万里之远的太平洋彼岸开荒。为了募集工人和农民,官府许诺了许多优渥的条件,才招募来一批工人和农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