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开学礼-《无上刀锋》


    第(2/3)页

    学们出手阔绰,只要说上一段祝福词。身世都不会太差又迎喜事的学与家属们都会大方的多甩些碎银。

    翰林书院前在清晨时便已人满为患,学们带着倍感荣耀的家属们缤纷而至,更有甚者排场摆的极为隆重,一是尊重书院,二是进书院的确是件大喜事,不仅仅脸上有光,大家大户更是要写进族谱之。

    由此可见,盛唐人对翰林书院的重视程度。

    今天朱啸非早早的被老爹一脚踹了起来,换上一身书院的学生长袍整个人有了些书卷气。少了些市侩气。

    她亲生老娘更为夸张,不说昨夜三更就开始祭祖,看到换了一身行头的朱啸非,顿时涌出了眼泪。拿着绣花手绢不停的擦拭,感谢老天爷云云之类的话反反复复在她唇边唠叨着。

    朱啸非一脸无奈连忙安抚,好不容易走出了大门,便看到了更为头疼的事儿。全家人都已准备好,似要与他一同入书院。

    各种亲戚问了一遍好,朱啸非觉得头大。连忙与父亲窃窃私语,不知说了些什么总算是把父亲说服,这才一人踏上了去往翰林书院的路。

    陈青竹则没有朱啸非的口才,在老陈家老太爷的嘱咐下,父母不仅随行,还在她那匹神骏上拴了一朵大红花,弄的陈青竹哭笑不得。

    可要说排场最大的,自然是非邵宇道莫属。

    随行三十匹骏马全副武装,青州盛唐重甲铁骑出现在京城的街道之自然引起了一阵阵惊呼。

    虽然人数不多,但这三十人马术却是青州边军前列,马儿随着他们的命令迈出相同的步伐,整齐之下自有一股苏木干蓬勃而出,锃亮的盔甲与兵器更让人们噤若寒蝉。

    邵宇道便在这三十匹坐骑之,他胯下乃是西域天马,全身雪白,四肢壮硕,在三十骑的完美衬托下,位于心的邵宇道自然神采飞扬,威风十足。

    他抵达翰林书院时,时间恰的恰到好处,正是距离书院大门敞开还有一炷香,基本所有学都已到场时。

    自然而然,邵宇道成为了全场的心所在,学们连忙上前道贺,甚至有些学的家属知道邵宇道的身份也来巴结,奉承之语无非是世在边关战功赫赫,保家卫国之功勋彪炳日月。

    邵宇道欣然的接受了这一炷香的奉承时间,在书院大门被推开后,他下了胯下天马,与众学院齐齐步入书院。

    世人皆知翰林书院坐落于盛京城南,但却鲜少有人进入其,虽然翰林书院这些年送无数学进入朝堂,但却没有谁愿意说书院之内到底有什么,即便是说了,也被人当做可以自傲的**藏起,不曾传入民间。

    实际上,翰林书院时依山而建,只是这山有些矮,更像是有些长的缓坡,期间又有绿意点缀,很远的望去只会觉得景色不错,树木苍天,自然忽略的景色之内的书院建筑。

    三百余人的学们在翰林书院教习的引领下穿过地形不算复杂的前院,抵达真正的翰林书院,便见那缓坡之上的树木如何巨大,绿野之隐有红砖碧瓦,宛如世外桃源。

    在缓坡之下,摆放了近十把的巨大红木椅,在红木椅前便是一片空旷的广场,只是未铺地砖,却是硬地极为整齐,仿佛他们脚下踩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只是这岩石似被某先生一剑抹平,变为了如今的大地。

    三百余人没有人发出声息,沉默的列好队伍,准备迎接神圣的开学礼。

    不过多时,数位身着样式简单却显得格外清爽的男女走出,将所有红木大椅坐满,学们这才发出惊呼。

    “看。哪位是方天伦,学术界大儒,能拜入他门前,日后定是前程似锦。”

    “韩剑光,书院的第二把剑,盛唐有数的高手之一,学剑的万万不能错过。”

    一位位身份来历都极其吓人的书院先生们引起热议,每个人心都不由自主的陷入了两难之,不知开学礼之后,可以拜入哪位先生的门下。人家又要不要自己?

    这种喧闹很快停止,因为先生来了。

    先生本名叫做李自知,传闻是前朝太傅之,太傅惨遭灭门后,他便行走天下,于电闪雷鸣雷雨交加之夜悟得剑道,从此发迹。

    关于先生的传闻有太多,无论是当年盛唐在这天下横冲直撞之时,亦或者他去大荒走那一遭。都堪称神迹,盛唐人以他为骄傲,心神驰往的向往着他的那些英雄传说,但这些年见过他的人又有几人?

    今日先生身着白色长袍。手无扇,却给人一种出尘之感,说不出的如沐春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