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倒买倒卖-《恶明》
第(2/3)页
见面的过程让见过大世面的黄平过了很久还是清晰的记得,双方客气过后,还没有等黄平问江峰的来意,江峰却是直截了当开口问黄平:
“愿不愿意净赚十万两银子?”
黄平还以为对面这位卫所的指挥使是不是被烧坏了脑袋的时候,江峰身边的卫兵拿出了五万两的银票,大江南北通兑的银票,淡淡的说道:
“这些银子先质押在这里……”
这时候,黄平才想起面前这个看起来还是颇为年轻的将官,在京城的时候被人传说有点石成金的本领。接下来双方约定是快马传递消息。
随后黄平的在山东的生意出现了一个极为诡异的情况,拼命的朝着省外出盐,而且价钱很低,他这样一来,山东两淮之间的盐商纷纷骂娘,可是黄平财雄势大,却也不敢得罪,只好是纷纷压价,倒也是卖的快了许多。
反正私盐遍地,货源不愁,谁知道接下来山东福山盐场突然换了盐课从事,好,山东将近十家盐场,这家不卖的话,我们去买其他的,然后突然冒出来的盗匪开始祸害私盐贩运的良好市场秩序。
进货困难,买来的盐又运送不出去,每年的盐引配额就是那么多,盐价开始慢慢的涨起来了。偏偏布政使刘顺骅还有政令颁布,说是要严厉纠办私盐。这么一来,山东全省的盐商都是怨声载道。
两淮和天津的盐商想要进入山东做生意,纷纷的遭受了“马匪”“强盗”极为准备的打击,已经是被应用了许多年的那些运盐的隐秘渠道,即便是在白衣神兵造反的时候还在正常的运行。可是这个时候,纷纷的停滞了。
海州的盐运司是天下间最有油水的差事,凡是在执掌盐运司的盐运使都是大有背景的人,可是一省布政的面子还是要卖的,因为做到布政这个位置,入阁拜相已经是并不虚幻的前景了。
所以刘顺骅按照江峰的意见,给盐运使送去了一封私信,由黄平的管家带去,随着私信一起的还有五千两的银票。
天下不管什么地方的人,吃饭总是少不了盐(作者在上海吃饭,对这个定律比较怀疑,不管什么都是甜,据说在无锡放糖更加厉害——题外话),山西河南还有一部分北直隶的地方,时时刻刻的需要,可是现在除了官盐,私盐的交易竟然萎缩了将近七成多,这年头要是光吃官盐,恐怕就要淡死了。
大宗食盐的交易价格,已经是翻了两倍,零售的价钱也是悄然的上涨了几成,老成人心里面都是明白,若是在这么下去不出半月,山东盐市定然崩溃。
在黄平和刘顺骅的私宴结束之后五天,山东上下大小盐商都是得到了这样的消息,济宁盐商黄平,在已经是半个月不出盐引的盐运衙门,购买了十万两的盐引!
然后福山盐场在私盐的黑道上放出了消息,一引盐夹带两千斤私盐,价格也不过分,比起两个月前不过是贵了五成。所有牵扯到盐的商户盐枭,都是在那里破口大骂,心里面都是隐约的知道,这两个月连连发生的莫明其妙的事情,恐怕和黄平还有福山盐场有莫大的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