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历史的风(2)-《恶明》


    第(2/3)页

    女真人久住苦寒之地,一向是火爆善战的脾气,不过现在还属于是一团散沙,行政的组成还是部落和部落,而且这些部落之间也有颇为不小的矛盾,况且东北的未开发的地区实在是太大了。

    即便是他们想要组织汉人们的垦殖也是有心无力,而且,这些垦殖的边民,几乎是一离开边关的哨卡,马上就有人过来散发兵器和装备,还有些人十分“巧合”的半路加入,这些人往往都是卫所里面的军人出身。

    一个垦殖团往往是几百号人,虽然里面也有老弱,但是正当年的男丁也是不少,而且装备精良,上路之后往往是几个垦殖团前后呼应,稍有风吹草动,就是大车围成一圈,男人们拿着利刃严阵以待。

    这些垦殖和现下关内的逃荒大不相同,那是为了生计,现在这些人出关是为了赚钱,女真的部落虽然也有些不是渔猎,不是贸易,专门做土匪的。可是对方这么大的规模压根吃不下去啊。

    而且根据后世所谓的一些笔记记载,隐隐约约的透露了,这些垦殖团的手脚并不干净,有所谓“蛮夷赤子,不识人心凶险,皆被无良之徒屠戮”的话语,当然这句话是一贯的自虐文人的腔调,后世为人唾骂的反省派的某人文章。

    在官方的邸报和正史的文字记载中,垦殖团的人在一路上当真是好评不断,路过的各个女真聚居地,都是十分踊跃的借钱借粮借人,从来不用归还,而且还有女真部落甘服王化,携家带口的跟随,即便是路上艰苦,死伤无数依然是跟随。

    在深山中的女真部落那一段时间接纳了许多,从外面逃进来的同胞,纷纷都是说道:恶魔来了。

    附带说一句,这段历史在近代的研究人员中有个名字“血色之路”。

    女真乌拉部是现在关外势力最大的部落,他们整个部落将近五千多人,大多是从事贸易致富,这些年愈发的水涨船高,手中也有上千名能冲能打的族兵,眼看着日子越来越好过的时候。

    却看到从来不愿意轻出边塞的辽境边民纷纷组成垦殖团进入白山黑水之中,那些关内的大商家则是一反开始拼命抬价收购的势头,开始冷淡了起来,后来乌拉部才是打听出来了门道。

    现在这些商人们都是直接在关外的垦殖团那里交易,或者是在垦殖团那里收购,或者是和野女真那些部落交易,乌拉部的长老和族长一番合计,都觉得要是这么下去恐怕自己的部落就是覆灭在即了。

    女真部落还没有老奴努尔哈赤的时候那么强大,他们面对十几万人的明朝辽军也是不敢去做些什么勾当,不过既然是进入关外的三不管地带,就不要怪他们心狠手辣了,搞掉些势力小的垦殖庄园,杀鸡儆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