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卡尔·马龙是另一个哈基姆·奥拉朱旺。 在路易穿越之前,他是板上钉钉的历史前五大前锋,在路易穿越之后,由于长年为一支平庸到无法出成绩的球队打球,他得到的仅仅是专业人士的赞美和奖项上的认可。 除了这些,那些不熟悉他的观众,只会觉得他是个普通的明星。 因此,入选NBA历史五十大巨星可能是马龙生涯至今最具含金量的奖项。 现在,来到桑普森身边,世人终于看见了他的优点…以及缺点。 他的优点就是结实耐用,技法全能,攻守均衡,缺点是,打到这个份上,你很难指望他能有什么惊人之举。 稳定一词足以诠释马龙,可是他最让人遗憾的也是稳定。 而那些不稳定的球员,比如格兰特·希尔,反倒会带来一些变数。 希尔冲破了湖人的防守,撞开防守后飞身上篮,为凯尔特人追回2分。 53比64 这算是解了凯尔特人迫切需要桑普森外的第二得分点站出来的燃眉之急。 可是,他们面对的却是完全进入状态的本杰明·威尔逊。 Benj弧顶持球,叫挡拆错位撕裂桑普森的防守,小打大得分。 66比53 球权回到凯尔特人的手上,他们的问题和刚才一样。 谁可以站出来破局? 谁可以为桑普森排忧解难? 答案是桑普森自己。 马龙接球投篮不中,桑普森利用臂展抓住进攻篮板,直接在空中补扣得分。 55比66 “唯一先生以一己之力托举着即将颠倒的大厦!” “问题是,还有谁可以为拉尔夫减轻压力?” 威尔逊再次弧顶运球,凯尔特人已如惊弓之鸟,一个还没完成的挡拆战术就把他们的防守吓得溃乱。 威尔逊一眼锁定刘雨晴,直接在弧顶处大范围转移球到右侧底角。 刘雨晴接球出手三分。 “唰!” 69比55 刘雨晴脸上的冷然之色令人胆寒,他就像当年的戴尔·艾利斯一样可怕。 马龙可算是站了出来,通过和桑普森挡拆,转身顺下接球上篮,及时地为球队止血。 他一向是打机会球的高手,只是,像这场比赛,并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球给他打,凯尔特人更需要的是他的持球单打。 这也是马龙与其他内线和桑普森最大的差距所在。 一般能把无球打明白的内线,就是可用之才,有个一招半式的话,便可让球队为其设计战术,若进攻手段全面,那起码也是布拉德·多赫蒂那样的进攻轴心。 可是,内线天然的要球困难使他们无法像外线那样通过大量的球权来统治比赛。也就是说,他们的进攻很看手感,手感好,自然要多打,手感不好,就得减少接球。 桑普森自己可以持球,而且进攻范围宽广,基本可以做到三分线外一米无死角。 第(1/3)页